陈寅恪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284页(1031字)
【生卒】:1890—1969
【介绍】:
江西义宁(今修水)人。出身清朝名宦之家,自幼学习经史,打下了深厚的国学根基,曾广阅典籍几乎能全部背诵十三经。1902年随长兄画家衡恪(1876-1923)赴日求学,后因病回国入上海吴淞复旦公学读书四年。1910年后,负笈欧美,至德国、瑞士、法国和美国留学,研究西欧各国的语言、文学以及东方古文字等,并旁及各国社会、政治和历史,取得广博的人文科学知识。
能够阅读蒙、藏、满、日、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英、法、德等十几种文。注意运用语言比较方法研究解决中国古代政治史和宗教史等问题。1925年起,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一起任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导师,后改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中文系、哲学系合聘教授,并在北京大学兼课。主要讲授佛经翻译、文学、魏晋南北朝隋唐史料、蒙古史料研究等课。1930年后任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及第一组(历史组)主任等职,后又在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燕京大学、岭南大学等校任教授,又为英国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52年后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一生研究范围广泛,涉及历史、语言、哲学、宗教及敦煌学等各方面,尤其于中国古代史和中国古文字研究造诣精深。其在佛教经典、蒙古史、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等方面的研究,无论方法上还是内容上均独辟蹊径,颇有建树。
研究中国中古史中,提出东汉以后,中国社会上儒家大族与非儒家寒族在政治上形成两个不同的集团,其势力的降升为当时政治演变的基础。所着《唐代政治史述论略》中,用宇文泰的“关中本位政策”所鸠合的集团兴衰和分化来解释唐代近300年间统治阶级的升降,论证充分,后世学者多为称道。1940年着《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是第一本系统论述中古史的专着。提出了“关陇集团”概念,为后人提示了一个宏观把握西晋、北周、隋代至初唐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关键。
主张民族和文化问题是研治中古史之关键,强调历史学的科学性有赖于准确的史料,反对认为史料学就是史学。认为当时的诗文便可作为较真实的史料,提出“诗文证史”是一种重要的史学方法。
着《元白诗笺证稿》以元稹、白居易诗笺释史事。此外在音韵训诂和佛典、史籍校勘方面也多有创建,对佛、道在社会思想、政治上的作用的揭示也多有独到之处。主要论着还有:《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等。
(孙楚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