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445页(275字)
《淮南子》中的篇名。
本篇对历史做了回顾,比较了历史上的“太清之始”与“衰世”的区别,认为在上古时代,人与自然之道保持一致,不伪不饰,不需要礼乐法度。而逮至衰世,自然界遭受破坏,人众财寡,引起贪鄙忿争,才会有贵贱赏罚,才产生了仁义礼乐。
所以说“德衰然后仁生,行沮然后义立。”这里有颂古非今的思想,但它肯定了仁义礼乐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作者将治世与乱世作了比较,得出治乱之根源在于统治者,统治者的奢欲会导致国家的灭亡。作者的目的在于告诫统治者要节欲自俭,为图匡救俗弊,为建立和谐太平的封建盛世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