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943页(1093字)
西晋咸宁四年(278)初立国子学。
这是我国教育史上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之始。《晋书·卷二十四·职官志》记载:“咸宁四年(278),武帝初立国子学,定置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助教十五人以教生徒。博士皆取履行清淳,通明典义者,若散骑常侍、中书侍郎、太子中庶子以上,乃得召试。”国子学限五品官以上贵族子弟方可入学。西晋国子学的出现,是士族地主阶级享有政治、经济特权在教育上的反映。但国子学在西晋并不景气,尤其是西晋末年以后,时兴时废。
隋朝中央官学中立有国子学、归国子寺领导。其博士、助教、生员皆有定额。
据《隋书·百官志下》记载:博士“国子、太学、四门各五人,书、算各二人;”助教“国子、太学、四门各五人,书、算各二人;”学生“国子一百四十人……”。国子学与太学并立,是专门研习儒家经典的经学学校。
唐代统治者确立了重振儒术的文教政策,国学选拔各级官吏均以精通儒术作为取舍升降的标准,读书士子皆以钻研经书为入仕之途径。武德元年(618)唐设国子学,学额300人,学生皆为贵族子弟,教师24人。
但唐太宗以后,国子学学额逐渐减少,人事设置也有所变更,龙朔二年(662)改博士曰宣业。宋朝国子学又称国子监,其职能具有双重性,一是作为官学的最高管理机关,二是生徒就学的最高学府,宋太宗端拱二年(989)曾改国子监为国子学,淳化五年(994)又改国子学为国子监,名称反复变化。招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入学,称国子生或监生。宋初无定额,后规定200人为限。但实际数量很少,故可插班补缺或旁听。国子学设判监事总管学校,由直讲教授经业和训导德行。辽代的中央官学中亦设有上京国子学、中京国子学、东京国子学、西京国子学和南京国子学。其中除南京国子学外,其他均无明文可考。
金代的国子学于海陵王天德三年(1151)始创,规定词赋、经义学生百人,限宗室、外戚亲属及诸功臣三品以上官吏的兄弟或子孙入学。另外在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设有女真国子学,限金人子弟优秀者入学。元代设有汉文国子学。所学课程有《孝经》、《小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以及《诗》、《书》、《礼记》、《周礼》、《春秋》、《易》等。
国子学有严格的考试与升斋制度,并立有学规。蒙古国子学于元世祖至元八年(1272)创立,入学资格限于随朝蒙古、汉人百官等,学习内容主要是以蒙古文译写的《通鉴节要》,并兼习算术,学成考试,量才授官。回回国子学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90)创立。
入学资格限于公卿大夫及富民子弟,学习内容以“亦思替非”文学为主,目的是培养诸官衙译史人才。
明清改国子学为国子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