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潜力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农业出版社《苏联农业经济学词典》第262页(1146字)
依据本企业和联合公司能够实现的措施使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可能性(内部生产潜力)。
它可分为两类:
1.降低产品劳动消耗量的潜力,即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推广科学成果和先进经验、采用新型技术设备和先进工艺、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和自动化、由间断发挥作用的设备改为连续发挥作用的设备和完善生产工艺等途径节约单位产品工时消耗的潜力。
2.借助增加工作时间、充分利用劳动和生产性固定资产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组织方面的潜力。它包括:改进工作地点及其服务的组织工作;完善主要生产和辅助生产的组织;通过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消除单位产品的非生产性劳动消耗;消除偏离正常工作条件的现象;通过减少停工增加工作时间和消除违犯劳动纪律的现象等。
千方百计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潜力,是提高劳动者福利所必需的条件。
《苏联1981-1985年和1990年前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强调指出,只有劳动才是增加国家财富的源泉。社会只能分配所生产的财富,所以劳动效果越高,国家的实力就越强大,满足个人和社会需求就越充分,苏维埃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越高。
推广科学成果,对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潜力的影响越来越大。
其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推厂合理的经营体制;按最适合的前茬作物安排轮作;采用当地最有效率的作物、良种和杂交品种;播种适于繁殖的高质量种子;依靠改善牲畜良种结构建立产品畜畜群。
2.完善生产工艺;采用合理的耕作方法、先进播种方法和作物管理方法;掌握修剪果树和葡萄藤的技术,以最少的劳动消耗,获得最大的生产效果;采用工业工艺饲养牲畜等。
3.广泛利用土壤改良和化学手段。
4.在饲养和管理牲畜、制作和分发饲料方面采用合理的方法;改善牲畜的良种结构;消灭牲畜的不孕现象。
5.提高农业生产的集中化水平,深入实现其专业化。
6.依据自然和经济条件,合理配置农业生产。
7.综合利用科学成果。
当然,以上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实践中,科学成果的各种因素是密切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