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生产部门内部)的专业化

书籍:苏联农业经济学词典 更新时间:2018-09-15 08:52:03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农业出版社《苏联农业经济学词典》第325页(866字)

企业内部的一种分工形式(参见技术分工)。

在这种形式下,各结构部门专门生产某些品种的产品(或完成某些工种),而各结构部门间,则应建立密切的生产(职能)联系。

为了确定生产联合公司的某个具体结构部门的专业化水平(ксп),可用企业生产的某种类型的最终产品(ВПк)与全部总产品(ВПо)之比表示。

这时:

企业内部的专业化,为完善生产、发展各生产单位之间的职能合作关系,开辟了广泛的可能性。比如,农工企业可以根据工作时刻进度表组织来料加工,从而避免原料的积压浪费。

按照统一的进度表来组织各个工艺环节的工作,可以避免由于组织方面的原因造成设备和交通工具闲置,保证整个工时的劳动生产率达到社会正常水平,从而提高了工农业固定生产基金的利用效率。

在跨单位企业,生产对象专业化和工艺过程专业化,以及服务专业化,得到了普遍推广。

在农工企业(联合公司),主要是推广产品生产专业化和服务专业化。

比如,在跨单位的养综合体里,通常建立几个结构部门(车间):种猪车间;未受孕的母猪和受孕的母猪车间;产仔和饲养两个月以内的小猪车间;饲养2-4个月小猪的车间;增殖仔猪以补充畜群的车间;肥育车间。

这样的专业化,有助于充分考虑每一个牲畜年龄类别的猪群的特点,采取先进的管理、饲养方法,改进劳动组织,等等。生产猪肉工艺过程的各个阶段,被从空间上分开,并划分成几个独立的阶段。

同时,许多过程又完全集中化(为主要生产单位服务的饲料车间、修理服务部门、运输车间、兽医服务,等等)。

生产部门内部专业化的深化,是发展生产部门内部合作的最重要前提,这些合作表现为组织主要单位和服务单位间的协作,加强它们在生产最终产品方面的职能联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