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海洋大辞典

浮游动物过剩摄食

书籍:海洋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7 18:54:55

出处:按学科分类—天文学、地球科学 辽宁人民出版社《海洋大辞典》第165页(677字)

浮游动物的一种摄食现象。

滤食性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率(过滤速度)。如双齿许水蚤[Schmackeria dubia]对扁藻和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第2期蚤状幼体、对角毛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摄食率随着藻类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当藻类密度增至相当大之后,摄食率逐渐趋向于一个稳定的水平。

此后,一直保持这个最大值,而不再随饵料密度的继续增大而变化。

捕食性浮游动物的捕食率,随饵料动物密度的变化情况具同样的规律。吸收率(同化率)在饵料密度较低时,随饵料密度的增大而迅速增高;而后,这种变化趋势缓和下来,并在某一饵料密度情况下达到最大值;此后,不再随饵料密度的继续增大而变化。

最大吸收率时的饵料密度值称为“最适密度”,而最大摄食率时的饵料密度为“最大密度”。当吸收率达到最大值,并开始进入稳定状态时,摄食率仍处在上升阶段,远未达到最大值。这说明,尽管动物此时已发挥最大的消化吸收能力,但此时的动物仍在继续增加饵料的摄入量。这种饵料密度大于最适密度之后,摄食率仍随饵料密度的增加而上升,这种摄入过量食物的现象,称为“过剩摄食”。最早提出“过剩摄食”的是Cushing(1954),他发现英国东北部海域的哲水蚤[Calanus]摄食量为其体重的370%,日滤水5600毫升,而正常日摄食量占体重的25%,日滤水量为2695毫升。随后,有的学者支持桡足类存在“过剩摄食”问题,有的则认为不存在“过剩摄食”,学术界引起过争论。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浮游动物,特别是桡足类,存在“过剩摄食”现象。

上一篇:浮式生产系统 下一篇:海洋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