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平衡剖面
书籍:海洋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7 19:17:15
出处:按学科分类—天文学、地球科学 辽宁人民出版社《海洋大辞典》第216页(460字)
在波浪作用下,侵蚀和堆积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水下岸坡剖面。
它是B.n.曾科维奇于1946年根据P.科尔纳利亚(1881)的泥沙运动中立线概念,提出的海滩平衡剖面塑造的模式。按照这一模式,在波浪作用恒定、水下岸坡均匀和泥沙颗粒相同条件下,在水下岸坡的某一点上,泥沙颗粒仅随波浪往复运动,而没有净的位移,该点称为“中立点”。各中立点的联线,即是“中立线”。中立线以上的泥沙沿坡向上运移,并在岸边形成堆积海滩,而中立线以下的泥沙沿坡向下搬运至坡脚堆积。因此,在中立线两侧形成两段冲刷凹地。上段自中立线向上,坡度由缓到陡;下段自中立线向下,坡度由陡变缓。
结果在中立线两侧形成两个中立带,随着上、下两个中立带的逐渐展宽,原中立线位置也发生变化。最后,两个中立带汇合成为一个统一的平衡剖面。
显然,这是理想条件下的平衡剖面塑造模式,而自然界海滩剖面的地貌形态、物质组成和动力状况,是十分复杂的。
尽管如此,海岸平衡剖面塑造的模式,对于探讨自然状态下的海岸演变趋势,仍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