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历代赋辞典

述行赋

书籍:历代赋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7 23:24:07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辽宁人民出版社《历代赋辞典》第236页(5329字)

【原文】:

延熹二年秋,霖雨逾月。

是时,梁冀新诛,而徐璜、左悺(guàn)等五侯擅贵于其处,又起显阳苑于城西,人徒冻饿,不得其命者甚众。白令李云以直言死,鸿胪陈君以救云抵罪。

璜以余能鼓琴,白朝廷,敕陈留太守发遣余,到偃师,病不前,得归。心愤此事,遂托所过,述而成赋。

余有行于京洛兮,遘淫雨之经时。涂迍遭(zhūn zhān)其蹇连兮,潦污滞而为灾。

乘马蹯而不进兮,心郁悒而愤思。聊弘虑以存古兮,宣幽情而属词。夕宿余于大梁兮,诮无忌之称神。哀晋鄙之无辜兮,忿朱亥之篡军。历中牟之旧城兮,憎佛肸(xī)之不臣。问宁越之裔胄兮,藐髴而无闻。

经圃田而瞰北境兮,悟卫康之封疆。迄管邑而增叹兮,愠叔氏之启商。过汉祖之所隘兮,吊纪信于荥阳。

牢之曲阴兮,路丘墟以盘萦。勤诸侯之远戍兮,侈申子之美城。稔涛涂之愎恶兮,陷夫人以大名。

登长坂以凌高兮,陟葱山之径。建抚体而立洪高兮,经万世而不倾。回峭峻以降阻兮,小阜寥其异形。冈岑纡以连属兮,溪谷夐其杳冥。迫嵯峨以乖邪兮,廓岩壑以峥嵘。攒棫朴而杂榛楛兮,被浣濯而罗生。

布菼薁与台菌兮,缘层崖而结茎。行游目以南望兮,览太室之威灵。

顾大河于北垠兮,瞰洛汭之始并,追刘定之修仪兮,美伯禹之所营。悼太康之失位兮,愍五子之歌声。

寻修轨以增举兮,邈悠悠之未央。山风汩以飙涌兮,气燥燥而厉凉。

云郁术而四塞兮,雨濛濛而渐唐。仆夫疲而劬瘁兮,我马虺隤以玄黄。格莽丘而税驾兮,阴曀曀而不阳。哀衰周之多故兮,眺濒隈而增感。忿子带之淫逆兮,唁襄王于坛坎。悲宠嬖之为梗兮,心恻怆而怀惨。

乘舫舟而泝湍流兮,浮清波以横厉。想宓妃之灵光兮,神幽隐以潜翳。实耳之泉液兮,总伊与涧濑。

通渠源于京城兮,引职贡乎荒裔。

操吴榜其万艘兮,充王府而纳最。济西溪而容与兮,息巩都而后逝。

愍简公之失师兮,疾子朝之为害。玄云暗以凝结兮,集零雨之溱溱。路阻败而无轨兮,涂泞溺而难遵。率陵阿以登降兮,赴偃师而释勤。

壮田横之奉首兮,义二士之侠坟。伫淹留以候霁兮,感忧心之殷殷。

并日夜而遥思兮,宵不寐以极晨。候风云之体势兮,天牢湍而无文。弥信宿而后阕兮,思逶迤以东运。见阳光之颢颢兮,怀少弭而有欣。

命仆夫其就驾兮,吾将往乎京邑。皇家赫而天居兮,万方徂而星集。

贵宠扇以弥炽兮,佥守利而不戢。前车覆而未远兮,后乘驱而竞及。

穷变巧于台榭兮,民露处而寝湿。消嘉谷于禽兽兮,下糠粃而无粒。

弘宽裕于便辟兮,纠忠谏其侵急。怀伊吕而黜逐兮,道无因而获入。

唐虞眇其既远兮,常俗生于积习。周道鞠为茂草兮,哀正路之日涩。

观风化之得失兮,犹纷挐(rú又读nú)其多违。

无亮采以匡世兮,亦何为乎此畿?甘衡门以宁神兮,咏都人而思归。

爰结踪而回轨兮,复邦族以自绥。

乱曰:跋涉遐路,艰以阻兮。终其永怀,窘阴雨兮。历观群都,寻前绪兮。

考之旧闻,厥事举兮。

登高斯赋,义有取兮。则善戒恶,岂云苟兮?翩翩独征,无俦与兮。言旋言复,我心胥兮。

。【译文】:

汉桓帝延熹二年(159)秋天,淫雨绵绵一月不止。

这时,贵戚梁冀刚刚被桓帝诛灭,而徐璜、左悺等五人因诛梁冀有功,封侯受赏,成为新贵。他们在城西建造显阳苑,而被迫服役的老百姓活活冻饿,很多人不能保全性命。

白马令李云因为直言谏上被判死罪,鸿胪大夫陈蕃因为救李云也被定罪。徐璜上报朝廷说我能弹一手好琴,皇帝下令让陈留太守强迫我赴京。

我不得已走到偃师,因病不再前行而返乡。心中愤慨此事,于是根据这次经历,写下了这篇赋。

我这次远行去京都洛阳,遇淫雨经久不停。道路艰难前进不易,大水漫漫洪灾来临。我的坐骑盘桓不走,我的心情抑郁,愤愤不平。姑且扩展思绪追忆远古,用词章宣泄一腔幽怨的感情。

晚上我停宿在古城大梁,讥消信陵君被盲目推崇。为晋鄙无辜受难而哀伤不已,为朱亥篡夺军权而愤愤不平。

当我经过中牟县的旧城时,憎恨佛肸作县宰时的叛乱野心。在这里寻访周威公的老师宁越先生的后代,却仿佛无人知道这位贤人。经过田园眺望北方边境,想起这是康叔在卫国的封地。

刻了周文王之子叔鲜的封地更增感慨,怨恨管叔、蔡叔叛乱复辟。

过了汉高祖曾经受到困厄的地方,悼念纪信为刘邦突围而献身于荥阳。在军事重镇虎牢的曲折山道上升降,在古战场的山陵上盘桓往复。

诸侯劳苦远戍海边,郑申子很奢侈地修筑虎牢关城。辕涛涂刚愎自用的故事早已熟悉,他诬陷申子以叛乱的罪名。

越过长坂登临高冈,翻过葱山的高远山道。远古圣贤实行仁政成就盛大的功业,历经万世而业绩永存。

在陡峭的山道上盘桓下降,小小的山冈疏稀座列,形貌各异。冈峦起伏连绵不断,山沟远回神秘莫测。

山峰高耸险怪道路狭窄,沟壑空旷寂寥岩石峥嵘。棫朴丛生根枝茂密,又夹杂着榛楛一类杂木,围绕着水池杂木丛生。

遍布菼草郁李和苔草菌草,顺着高崖长满藤蔓。

再往前行眺望南方,浏览中岳嵩山的威严灵秀,回看北方天际下的黄河,俯瞰洛水在那里合流。

追忆刘定公的美好仪容,赞美夏禹的不朽业绩。哀悼太康失去帝位,怜悯他的弟兄们的劝诫的歌声。寻找治国之道促使奋发向上,前景渺茫希望难寻,山风呼呼地吹,一阵紧似一阵,空气惨凄更加寒冷。乌云沉重满天翻滚,细雨濛濛继而暴雨倾盆。

仆夫疲倦显得十分辛苦,我的马腿发软马毛发黄。来到一个高丘勒马停车,天气阴晦不见阳光。哀叹衰落的周代太多变故,远望那些水滨河湾更添惆怅。气愤叔带的犯上作乱,在巩县东的坎欿的祭台悼唁周襄王。

悲叹受宠幸的襄王后隗氏老是为害作祟,心情悲怆忧愁难解。

乘着木筏急流而上,穿着衣裳涉过清清溪流。想念洛神宓妃的灵异光彩,女神却潜藏在水底若有若无。的的确确,熊耳的汩汩清泉,是伊水、水、涧水、濑水的发源地。

渠水运河直通京城,送来了穷乡僻壤职方的贡物。划着船桨推动千万艘船儿,把天下最好的东西交来充实了王府。

渡过西溪安逸自得,在巩县停留后再离去。悲悯巩简公不听御鞅劝告被田常杀害,痛恨王子朝自立为王其徒作乱。

黑云翻滚铺天盖地,雨点滴滴答答到密密麻麻。道路破烂找不到车辙,路途泥泞简直寸步难行。顺着山丘上坡下坎,到达偃师才稍稍宽心。田横不做汉臣甘愿奉首何其悲壮,两位义士的青冢更让人肃然起敬。

在这里停留了很久等待天晴,更加感到心情沉重郁结难消。日以继夜遥想远方,终夜不寐等待天明。观望风云的情形预测天气,天空中风起云涌不见日月星辰。连宿两夜雨才停息,我思绪飞扬已向东远行。只见阳光灿烂晴空万里,思念稍减情绪大振。命令车夫驾车上路,我将奉命前往京城。

皇帝住所显赫如同天宫,万方来朝群星聚集。但权贵受宠越发张狂跋扈,大家都趋利而不收敛。

前车倾覆时间并不遥远,后面的人视而不见还快马加鞭。达官贵人在高楼亭院穷尽机巧,百姓住房漏雨如同露宿荒野在露水中睡觉。统治者用美味佳肴喂,老百姓连糠粃也填不饱。得到许多好处的总是逢迎谄媚的人,忠诚正直的人却很快被贬黜。

怀有伊尹吕尚的抱负而被罢免放逐,没有道路让人到达君所,实现远大理想。的治世已经遥远飘渺难寻,日常的风俗来自长期的习惯难以改变。官道上长满了青草,令人感叹正道越来越艰难。观察风俗教化的得失,仍是杂乱无章违背礼教。

没有经济之才来经邦济世,又何必到京师来庸庸碌碌?甘愿在茅屋中修身养性,吟咏着《经》中“彼都人士”的诗句思念着故乡。于是结束这次旅行掉转车头,打道回府,从此自得其乐。

〔尾声〕长途跋涉,经历艰难险阻;算了吧,自己的理想永难实现,阴雨绵绵更让人窘迫。沿途观览了许多古都,寻找着前人的功业,考察各种传闻,这些事件都得以突出。

登高抒怀写下这篇赋,寄托着深刻的含义。

从善如流,以恶为戒,这不是随便说说而已。孤独地远行,没有一个朋友相随,归来吧,归来吧,我心中充满了快乐。

【评介】:

赋名“述行”,是记述一次重要的行迹。

这段行迹,既是作者人生历程上的重要一章,也是作者心灵历程中的一次重要活动。作者把二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这篇记行赋的抒情特色。

赋的基调是冷峻、激愤的。

由赋前小序可知,此行是一次“苦难的历程”,延熹二年(公元159年),朝廷新贵徐璜、左悺等,专横奢侈,大兴土木,而百姓冻死饿死不计其数。这时朝纲紊乱,奸佞当道,忠臣受到迫害,李云、陈蕃诸人先后被杀。徐璜得知蔡邕弹得一手好琴,便上报朝廷,下令陈留太守督促蔡邕到京献艺。

在蔡邕看来,此举并不是权贵对他才能的看重,而是对他人格的侮辱。同时,他又处在一种二难境地:不去吧,违抗朝廷命令,后果可以想见;去吧,与权贵合作,良心又受到谴责。先是不得已踏上征程,最后拒绝同流合污的思想占了上风,于是借病中途返回,(《后汉书·本传》说是“称疾而归”。)保全了气节。从被“发遣”到“得归”的中间,是“行”的过程,其间的矛盾、痛苦、激愤心理,便是这篇赋所“述”的主要内容。

“述行”,离不开地理。

地理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蔡邕由家乡陈留向洛阳进发,中间要经过开封、中牟、圃田、管邑、荥阳、虎牢、坛坎、巩县、偃师等地,这些都是古代中国的历史名城。

在这块土地上,历史上曾演出过许许多多有声有色的活剧,朝代兴亡、英雄盛衰,留给后世许多传说和启迪。

从自然地理的角度看,在中原大地上有葱山、嵩山、洛水、黄河等名山大川。蔡邕正是根据沿途所经的名山大川和名都古邑所提供的丰富的资料,融汇进自己的身世之感,写出了这篇借古讽今的深沉之作。

历史陈迹离不开人物和事件。当蔡邕行进在中原大地上时,曾在这块土地上风云际会的各色历史人物纷至沓来,出现在他的脑海。在开封,信陵君窃符救赵,导致朱亥击杀晋鄙;佛在中牟反叛赵简子,中牟又出了一个周代贤臣宁越;卫康叔在圃田开辟卫国的疆土;刘邦在荥阳被困,是纪信调虎离山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刘邦的生命;虎牢有春秋时郑国申侯的城邑,辕涛涂曾在这里算计过申侯;路过嵩山、洛水,则自然想到大禹治水的功绩,以及与大禹相反的昏君太康;坛坎是周惠王的两个儿子太子郑(周襄王)和王子带生活过的地方,王子带为夺取王位而与隗氏勾结在一起;泛舟洛水,唤起了对洛水女神宓妃的记忆;在巩县这古老的土地上,庶子朝和王子猛曾为王位争夺得你死我活,王党简公最后夺得胜利;偃师是此行的最后一站,汉初义士田横在这里悲壮地自刎。

这么多的历史人物出现在这篇赋里,并不显得堆砌、板滞,原因在于作者在凭吊古人时,选取了一个评价的标准,即根据这些人物的或忠或奸决定其或褒或贬。

这样,赋中的人物就构成了两大系列。昏君乱臣如太康、卫康、佛肸、王子带、庶子朝、王子猛、辕涛涂等;贤君贤臣有大禹、宁越,义士有纪信、朱亥、田横等。作者对有些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有失之偏颇处。

如信陵君,作者就因为其“窃符”之举而大加讥诮。这种局限主要是作者当时的情绪造成的。

蔡邕此时的心境是十分悲愤的。这片土地上,发生的许多悲剧,都是因为昏君奸佞造成的,而今天,历史正可悲地重演。所以,赋中出现的人物大都是反面人物。这与蔡邕当时特定的心境和思维惯性分不开。

如果说蔡邕对历史人物的咏叹是历史陈迹引发的,那么,他对现实政治的猛烈批判就显然与自己的遭际有关,与自己的良知有关。序中说“人徒冻饿,不得其命者众”,这是关心普通民众的命运。

忠臣得罪,自己被视为俳优,这是对自己的命运的不平。这些都是朝纲紊乱,政治黑暗的表现。写赋正是要揭露这种种弊端,当作者就所经之处的历史人物一一加以评说之后,自然就要面对现实作出思考和批判。“命仆夫其就驾兮”以下一大段,直接批判时政,这在当时的同类式样的文章中是鲜见的。

当作者的目光停留在现实生活时,全篇咏古的作用一下得到突出。深重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现实感,形成了《述行赋》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在述行时,作者注意环境、气候、与历史陈迹的穿插描写,文章随着山势地貌,跌宕起伏,流转自然。

开篇写淫雨逾月,路途蹇连,旅人心情烦躁,本想通过怀古使郁结的幽情得到宣泄,不料,回顾历史更增添几分悲怆。这个开篇,既写出了当时阴冷的气候,富于象征意味,也写出了作者沉郁的心情,为全篇定下了悲愤的基调。之后的描写,在历史、气候、地形中交替展开,结构灵活,衔接自然,毫无板滞之感。

作者还巧妙地用恶劣气候起兴,描写历史上一些带有悲剧色彩的重大事件,如写衰周多故一段即是如此。

句法上,骚体的运用,也增加该篇的抒情特色。

上一篇:鲁灵光殿赋 下一篇:历代赋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