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人之赋
书籍:历代赋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8 01:43:08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辽宁人民出版社《历代赋辞典》第1226页(592字)
扬雄把片面追求形式的赋作称为“辞人之赋”,其代表人物是宋玉、唐勒等人。
其《法言·吾子》说:“或问:景差、唐勒、宋玉、枚乘之赋也益乎?曰:必也淫。淫则奈何?曰: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淫,烦滥放荡,在赋中表现为过分雕绘的辞采,过多的铺陈手法,而缺少的恰恰是讽谏精神。对“淫辞之淈法度”的危害,扬雄有切身的体会,《汉书·艺文志》载:“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丽闳衍之词,没其风谕之义,是以扬子悔之。
”司马迁也持这种看法:“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没有讽谏精神,就没有教化作用,这就违背了《诗经》之旨。当然对《诗经》之旨扬雄与司马迁的理解各不相同。扬雄主张文学宗经、征圣,认为《诗经》中的作品都符合封建道德教化,这显然是对《诗经》作品的一种曲解。
司马迁认为:“《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史记·太史公自序》)把《诗经》作品都看成郁愤激发的结果,对后世影响极大,但似不能全面概括《诗经》精神。
不过他们都强调形式为思想内容服务,对文学作品基本性质的认识是不错的。扬雄把形式主义的赋体称为“辞人之赋”,指出这种赋的根本缺陷,对赋的健康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