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补之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09:36:19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86页(624字)

【生卒】:1053—1110

【介绍】:

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

元丰进士,深得神宗赏识。徽宗时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等职。崇宁四年(1105)蔡京专权,被列为元祐党,屡被贬官。

后归济州,在金乡县东皋修一园亭,取名“归来园”,因自号“归来子”,有效渊明意。其后又出元祐党籍,起知泗州,死于是。着有《肋集》七十卷,《晁氏珍趣外编》七卷。

《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是“苏门四学士”之一。

青年时期因为《钱塘七述》而得到苏轼的赏识。

他的词,风格豪迈,与苏词接近。他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还在散文方面。《四库提要》转引宋胡仔之《苕溪渔隐丛话》称其文“波澜壮阔,与苏氏父子相驰骤”。

一些山水游记,写得尤具特色。

在文学批评上,他比较重事功、轻文学。

在他看来,文学乃是“古人之余事,不足以发身”,而又是“文学之余事”,均“不足以取世资”,前世贤达之所以“人称至今”者,乃在于“皆有它事业”,非关文学。(见《海陵集序》)因此,他很不喜欢黄庭坚的词,认为那“不是当家语,自是着腔子唱好诗”(《苕溪渔隐丛话》引)。

他把文学与事业分割开来,现文学为微不足道之区区小事,自是偏颇,实际上,他自己的写作也并非如此。在评论诗的时候,他还是比较注意艺术修养,注重功力的锻炼和语言的表现力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