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品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09:51:36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214页(1226字)

南朝梁钟嵘撰。

《隋书·经籍志》作《评》,《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也称《诗评》,明清以后始以《诗品》定名。作者自述受到刘绘(刘士章)的启发,感而着书,可知《诗品》之作起于南齐中兴二年(502)正月以前;又《诗品》不录存者,其完成当在梁天监十二年(513)沈约去世之后,前后达十数年之久。《诗品》全书依上、中、下三品,分为上中下三卷。

《诗品》版本甚多,今人陈延杰整理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本《诗品注》简明扼要,书末附有文中所论作品,便于参阅。

《诗品》仿照《汉书·古今人表》九品论人及刘歆《七略》剖析条流的体制,品评了自汉至梁一百二十二位五言诗作家(无名氏古诗未计)。根据他们的成就分别列为上、中、下三品。上品有无名氏古诗和李陵、班姬等十一人;中品有秦嘉、徐淑等三十九人;下品有班固、郦炎等七十二人。各品之中,“略以世代为先后,不以优劣为诠次”。

对每一作家均有简要评语,探讨其渊源,标举其特色,指陈其短长。言简意赅,极有见地,为后世诗话之祖。

《诗品》各卷原有序,新版《诗品》将三卷序文合一,冠于书前,一九八〇年版称作《总论》,以前各版均称《诗品序》。序文自述作书缘起,并全面阐述了作者的诗歌理论观点。

作者重视诗歌的重要作用,认为“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序文追溯五言诗的发展历程,肯定五言诗“居文词之要”,并指出五言诗的重要特点是形象、具体、生动,“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序文重视诗味的创造,要求风力与词采并重,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

序文批评大明(457-465)、泰始(465-472)诗文,滥用典故,伤失自然。

序文反对永明声病说,“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作者从理论上肯定五言诗的地位,总结五言诗的创作经验,对五言诗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诗品》正文以评论作家作品体现其理论主张。《诗品》重视诗歌中的哀怨、感慨、愀怆、悲苦之词,以为这些由于受压抑而发出的不满情绪,具有“感荡心灵”的力量。

《诗品》以文质兼备为标准,品评各家优劣,要求“骨气奇高”与“词采华茂”相结合,既有充沛的思想感情,又有华丽的语言形式。《诗品》推重典雅的风格,反对“险俗”。《诗品》注重品第高下,在比较的基础上分辨诸家优劣,其批评方法具有创造性。《诗品》注意探讨诗人之间的继承关系,以国风、楚辞、小雅为源头,以风格特色为依据,系统地研究了五言诗的流派,为诗学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诗品》受时代风气的影响,其批评意见有所偏颇:推崇陆机、潘岳为上品,失之于高;把陶潜列于中品,曹操列于下品,失之于低。《诗品》对诗人之间的继承关系看得过死,往往只说某家源于某某,显得简单片面,有牵强附会之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