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品汇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09:57:08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255页(613字)

明代高棅编辑的一部着名的唐选本,共九十卷。

从明洪武十七年(1384)至洪武三十一年(1398),经过十几年的精心采摭,选录了由唐贞观(627-649)至天祐(904-907),二百八十多年间六百二十位诗人的作品,共五千七百六十九首。按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五言排律、七言律诗等七种体裁编次。每体之中又各分正始、正宗、大家、名家、羽翼、接武、正变、余响、旁流等九格。据《凡例》所述:“大略以初唐为正始,盛唐为正宗、为大家、为名家、为羽翼,中唐为接武;晚唐为正变、为余响,方外异人等为旁流。间有一、二成家,特立自异者,则不以世次拘之。”

高棅作《唐诗品汇集序》,自叙论诗宗旨。

他继承和发挥了严羽的观点,把唐诗的发展分成初、盛、中、晚四个阶段,其中尤以盛唐为主,以李、杜为宗。他把“悟入”作为品评诗歌的途径和方法,提出“苟非穷精阐微,超神入化,玲珑透彻之悟,则莫能得其门,而臻其壸奥”。他坚持温柔敦厚的诗教原则,对具有形式主义、唯美主义倾向的诗人和作品,也倍加赞扬。《唐诗品汇》曾发生广泛的影响,《明史》说“终明之世;馆阁宗之。”但历代评价各执一偏,《四库提要》说:“平心而论,唐音之流为肤廓者,此书实启其弊;唐音之不绝于后世者,亦此书实衍其传。功过并存,不能互掩,后来过毁过誉,皆门户之见,非公论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