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罗诗力说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02:02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295页(1119字)

鲁迅着。

写于一九〇七年,发表于一九〇八年二月、三月《河南》月刊第二、第三号。署名令飞。

全文共分九节,用文言写成。后收入《鲁迅全集》第一卷《坟》。

鲁迅在《“题未定”草(三)》中曾述其写作的背景和动机云:“绍介波兰人,还在三十年前始于我的《摩罗诗力说》。那时满清宰华,汉民受制,中国境遇,颇类波兰,读其诗歌,即易于心心相印。”(《鲁迅全集》第六卷)他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欧洲一些富有民主革命思想和爱国精神的资产阶级诗人及其流派的状况,激发人们起来反对封建专制的统治,以及垂死的封建文化。这是我国近代介绍欧洲民主主义文艺思潮,并对中国文学提出民主主义革命要求的第一篇论文。

鲁迅自一九〇六年弃医从文以来,提倡文艺运动的目的,在于改造愚昧的国民性。

他在文中,首先批判了以孔子为代表的“思无邪”的封建文艺观点,视诗歌为“国民之心声”,要求作品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应当是人民、国家和社会所关注的问题,要代表人民的声音,能激发人心,引起共鸣。所以他说:“盖诗人者,撄人心者也。”鲁迅还认为:“兴感怡悦”,“涵养人之神思,即文章之职与用也”。明确指出文学的任务和作用在于陶冶性情,塑造人之心灵。同时,他还认为文学的另一重要作用是揭示人生真理,引导人们加深对生活的认识。

他说:“盖世界大文,无不能启人生之閟机,而直语其事实法则,为科学所不能言者。所谓閟机,即人生之诚理是已。

”文学反映生活,人们又从文学的反映中看清生活的“优胜缺陷之所存”,从而产生改造社会的勇力,发挥文学的社会作用。

鲁迅针对当时的国粹主义和复古主义的文学思潮,提出“别求新声于异邦”的口号。

他说:“今且置古事不道,求新声于异邦,而其因即动于怀古。”因此,他热情地介绍了以英国拜伦、雪莱等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号召学习这些富有民主思想和爱国精神的“摩罗”(魔鬼)派诗人,“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革命精神。提倡创作鼓动反抗、战斗,为个性解放而斗争的作品,以拯救中国文坛的萧条,推动民主革命文艺运动的发展。

这篇论文代表了鲁迅早期作为一个进化论者,敢于猛烈地批判封建传统思想和文化,反对封建文艺思想的高度。表现了我国近代的先进知识分子,积极向西方寻找“精神界之战士”,鼓舞人们以民主革命思想的积极浪漫主义为武器,也就是鲁迅所鼓吹的“摩罗”精神,“发为雄声,以起其国人之新生,而大其国于天下”,向封建社会、封建文化进行顽强的战斗。这种战斗传统被五四时期的新诗所继承和发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