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约派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07:26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330页(654字)

宋代形成的词学流派。

明人徐师在《文体辨》中曾提出婉约派与豪放派的含义:“论词有婉约者,有豪放者。婉约者欲其词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后来文学史家,曾把宋代词人分为两大派: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词与豪放派相反。

它的题材面较窄,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思;多用含蓄蕴藉的手法,曲折地表达细腻的感情;风格婉约绮丽;严格遵守格律。

婉约派出现得较早。

唐五代以温庭筠为鼻祖的“花间派”开其端,宋初欧阳修、晏殊、柳永等对婉约派词表现方法有所改进。柳永之后,婉约派词的代表作家有秦观、李清照等。张綖说“秦词婉约”(《淮海集》),清王士祯说“婉约以易安(李清照字易安)为宗”。

晏几道的《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秦观的《踏莎行》(雾失楼台)、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等,都是婉约派词的代表作。

婉约派和豪放派,是就其风格的主要方面而言。婉约派词人常兼豪放之长;豪放派词人亦不乏婉约之工。

刘克庄评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之作:“公所作,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未见。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

”(《辛稼轩集序》)

过去词以婉约为正宗,以豪放为别格。崇尚婉约词,贬低豪放词,有很大片面性。婉约派词,在艺术手法上固然有许多可取之处,但其思想内容却不如豪放派词深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