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有三思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29:02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497页(333字)

唐代人王昌龄说,诗有三格:一曰生思,二曰感思,三曰取思。

语出托名王昌龄《诗格》。这是他描述诗人构思的三种不同境况。

王昌龄解释“生思”说:“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这是一种苦思不果,偶然得之的境况。

他解释“感思”说:“寻味前言,吟讽古制,感而生思”,这是有所感而产生诗。他解释“取思”说:“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

他说因心而得,似乎都是主观的思想活动,实际上“搜求于象”、“神会于物”都不能完全离开客观的现实生活。这是一种较为自觉的构思方法,主观感情和客观物象相沟通,从而产生作品。

三思说是直接从创作经验与体会中概括出来的,虽然它不够透彻,但对后人也有所启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