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味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29:35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499页(905字)

辨味就是审美,即从不同作品的不同美感作用中,识辨美的不同品格,评析其成就的高下优劣。

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说:“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就是说论诗必须具备审美的能力。

“味”,原指人的酸甜香臭之感,如《左传》:“天生六气,降生五味。

”《国语》:“和五味以调口”。后来,“味”被引进了文学批评的领域,用来比喻人对文学作品所产生的美感。王充《论衡·自纪》以“美味”来比喻“之典”,“孔墨之籍”;又以“大羹必有淡味”来比喻“辨言必有所屈,通文必有所黜”。又说:“文必丽以好,言必辨以巧。言可于耳,则事味于心。”味,则不仅是比喻,而含有体味,默察的意思了。此后,陆机的《文赋》便借“味”来批评文章之病。他说:“或清虚以婉约,或除烦以去滥,阙太羹之遗味,同朱弦之清泛。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雅而不艳”反映了当时人的审美趣味。“味”与人的审美活动、审美感觉就这样地联系在一起了。

到了刘勰、钟嵘诸人,则把“味”完全变成一种具有特定涵义的审美概念了。

《文心雕·宗经》有云:“至根柢槃深,枝叶峻茂,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是以往者虽旧,余味日新。”

《诗品》有云:“五言居文辞之要,是以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可见,“味”作为一种特定的审美范畴,到了齐梁时期已经基本定型了。

以皎然为代表的中唐以前的理论家们指出,诗的审美价值,取决于感性、理性两种因素,一篇好的作品必须二者兼备,否则就不能产生美感,也就是无味。

司空图总结了前人的审美经验,直接了当地提出了“辨味”的问题。它包含诗的美感作用和人的审美感觉两层意思。

他的《二十四诗品》,每则都论列物色,排比人事,由形及神,由象及意,既生动又细腻地论述了不同品格的诗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