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野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30:48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509页(512字)

指不雕不琢、专写性灵的艺术风格。

司空图《二十四品》“疏野”条谓:“惟性所宅,直取弗羁,拾物自富,与率为期。筑室松下,脱帽看诗,但知旦暮,不辨何时。

倘然适意,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文学作品,不论状物言情,都贵含蓄蕴藉,像那弹琴的弦外之音,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这是人们最乐道的。但另一类作品则与此相反,它奔放自如,一泻千里,那种最真实的感情却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这类作品,人们往往以“疏野”相标举。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虽然短短四句,我们却可以感到他的伟大抱负与他艰难处境之间的巨大矛盾,更能感到他的情感在激动,他的热血在沸腾。

他的诗句像火山爆发那样,流光四溢,震撼千里。然而,他却没有加以任何的涂饰。清孙联奎《诗品臆说》谓:“陶元亮一生率真,至以葛巾漉酒,已复着之。故其诗亦无一字不真。

”真情实感,最易动人。“岂必有为”,“如是得之”,无为者,所以自适也,只有自适之作,方能适人。

这种感情,原原本本地把它表现出来,这就叫“天放”。这就是疏野的艺术风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