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不着色相,情意独至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41:39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574页(474字)

明代戏曲理论家何良俊提出的关于写“情词”的一个原则。

他在《四友斋丛说·曲论》中说:“郑德辉所作情词,亦自与人不同,如《梅香》……大石调〔初开口〕内‘又不曾荐枕席,便指望同棺椁,只想夜偷期,不记朝闻道。’〔好观音〕内‘上复你个气咽声丝张京兆,本待要填还你枕剩衾薄’,语不着色相,情意独至,真得词家三昧者也。”何良俊认为文艺创作中“情词易工”,而写好“情词”的最高境界便是:“语不着色相,情意独至。”这主要指的是“含蓄”,用他的话说是“蕴藉”。他认为:“夫语关闺阁,已是秾艳,须得以冷言剩句出之,杂以讪笑,方才有趣;若既着相,辞复浓艳,则岂画家所谓‘浓盐赤酱’者乎?画家以重设色为‘浓盐赤酱’,若女子施朱傅粉,刻画太过,岂如靓妆素服,天然妙丽者之为胜耶!”从这种观点出发,他品评王实甫的《西厢记》与郑德辉的《倩女离魂》等,认为“郑词淡而净,王词浓而芜”。《西厢》“语意皆露,殊无蕴藉”;《离魂》“清丽流便,语入本色,然殊不秾郁,宜不谐于俗耳也。”这种主张不媚俗耳,不言色相的创作态度,是严肃的,进步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