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识文艺,表里相须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45:26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596页(996字)

谓作家的器识,即作家的胸襟、品德、学识和他创作的文艺作品是互为表里的,器识是根本,有好的器识,才有好的文艺,因此,创作必须是“先器识而后文艺”。

语出袁宗道《士先器识而后文艺》:“信平器识文艺,表里相须,而器识獧薄者,即文艺并失之矣。”“故君子者,口不言文艺,而先植其本。”袁宗道的器识主要指胸襟、学识,而且是和作家的文学才华相对而提的。器识是根本,首先是“才之本”,人的才华显于外,是因为“其本立,其用自不可祕也。

”他以花木和房室为喻:“今夫花萼蕃郁,人睹木之华,而树木者固未尝先溉其枝叶,而先溉其根;丹雘绀碧,人睹室之华,而治室者固未尝先营其榱栋,而先营其基者何也?所培在本也。”他又以田夫和徒夸丽藻的文士相比:“如田畯野夫之胸无一能,而比其不得已而鸣,则矢口皆经济,吐咳成谟谋,振球琅之音,炳之文,星月比光,天壤不朽,岂比夫操觚属辞,矜骈丽而夸月露,拟之涂精土羹,无裨缓急之用者哉。”指出田畯野夫,因为有深厚的根本,故高于操觚属辞之士。这是相当进步的思想。

由于器识为本,因此,袁宗道提出“故君子者,口不言文艺,而先植其本。”要求一个作家,应该做到“其器若万斛之舟,无所不载也;若乔岳之屹立,莫撼莫震也;若大海之吐纳百川,弗涸弗盈也。”“其识若登泰巅而了远,尺寸千里也。”要备“明圣显懿之德”,“器识深沉浑厚”,概言之,品德之高尚,胸襟之宏阔,见识之深远,这就是作文之根本。而在这里面,袁宗道又特别重视“识”:“虽然,器识先矣,而识尤要焉。盖识不宏远者,其器必且浮浅,而包罗一世之襟度,固赖有昭晰六合之识见也。”这和他提出的“有一派学问,酿出一种意见”,重视“从学生理,从理生文”的思想是一致的。袁宗道提出“器识文艺,表里相须”这一观点,是对我国古代文论重视文德的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这一传统在我国文论史上源远流长。王充在《论衡·佚文》篇中就提到“文德”,北齐杨遵彦写有专文《文德论》。

唐裴行俭早就提出过“士先器识而后文艺”的名言,唐古文运动的先躯梁肃则提出“先道德而后学问”,其后,韩愈柳宗元、方东树、刘熙载,皆有所论述,他们从不同角度,从多方面探讨了作家的思想、品德和学问修养与文艺创作的关系,都十分强调作家的胸襟、人品、学识对于文艺创作的重要意义,这个传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我国古代文论的宝贵遗产,至今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