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灵说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49:35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622页(766字)

清袁枚提出的论观点。

他认为文学创作主要是抒发“性灵”:“从《三百篇》至今日,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随园诗话》卷五)反对“误把抄书当作诗”的拟古者,并借用杨诚斋的话说:只有“解风趣”、“写性灵”的诗人才是天才的作家。所谓“性灵”即由此而来。袁枚倡导性灵说,提倡写个人的性情遭际,写个人的情怀,要求突破传统的束缚,反对翁方纲的以堆垛学问为能事的“学问诗”,是较为进步的文学主张。

袁枚的性灵说,深受明末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任性而发”的诗论的影响,但立论比之公安派具体、系统。袁枚持此诗论,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反对沈德潜的诗“必关系人伦日用”的封建文艺观。他论诗坚持兼收并取和发展的观点,只要为真实感受,“夕阳芳草寻常物”亦何不可?在《再与沈大宗伯书》中,他说艳体诗古今不废,“宫体诗”也是一格,主张风格多样化,认为“诗之奇平艳朴,皆可采取,亦不必尽庄语也”。他又认为诗只有工拙之分,而不应有古今之分,反对贵古贱今,尊唐抑宋。

他并不反对学古,但反对袭古、拟古,一方面认为诗歌在思想、艺术上有相承关系,“不学古人,法无一可”;另一方面,以拘古、拟古、袭古为诗之大忌,“竟似古人,何处着我?”(同上一引文并见《续诗品·着我》)他能看到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人闲居时不可一刻无古人,落笔时不可一刻有古人。平居有古人,而学力方深;落笔无古人,而精神始出”。

袁枚性灵说,从真实、创新方面着眼,不以时废人,不以人废诗,不拘一格,打破古今门户限制,这对封建正统文学观是一种冲击,有其进步意义。但其所谓抒写性情大半为关于个人生活琐事的咏叹,缺乏对生活本质的认识,是其不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