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

书籍:思想政治工作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0 22:40:40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天津人民出版社《思想政治工作大辞典》第1031页(594字)

春秋时先后在中原称霸的5个诸侯。

一般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但宋襄公称霸未成,秦穆公仅霸西戎,势力未进中原。

另一说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间、越王勾践。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先后征服鲁、郑。公元前681年联合宋、陈、蔡、邾会盟于北杏,公元前679年齐、宋、陈、卫、郑又会盟于鄄,齐桓公开始成为霸主。

在短期内吞并了许多小国,成为东方大国。公元前651年,齐桓公把周天子的代表及宋、卫、郑、许、曹等国君召到葵丘,霸业达到顶峰。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死,霸业结束。

宋襄公乘齐衰之际伐郑,楚以救郑之名攻宋,遂引起公元前638年的楚宋泓之战,宋襄公战败而死,图霸告吹。晋文公重耳于公元前636年即位后,立即整顿内政,晋国逐渐振兴起来,公元前晋楚会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战后晋文公在践土会盟诸侯,周天子封他为侯伯,当上霸主。

晋文公死,霸业中衰。秦穆公时注意用人,势力不断扩大,但东有强晋,南有大楚,故不能东征,所以放手向西,遂独霸西戎。楚庄王任用孙叔敖整顿内部,发展经济,加强军事。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一直打到洛水,“观兵于周疆”,并向周问鼎之轻重,轻侮王权。

公元前597年楚晋战于邲,晋军大败。楚庄王成了中原霸主。

大国争霸使人民深受其害,但争霸乃是走向统一的必经步骤,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的初步融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