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起义

书籍:思想政治工作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0 22:46:12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天津人民出版社《思想政治工作大辞典》第1058页(781字)

唐末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黄巢(?-884),唐末农民起义的领导人之一。冤句(今山东菏泽)人,出身盐商家庭。工文,善骑射。因屡试不第,曾作《不第后赋菊》诗,以言推翻唐朝黑暗统治之志。

唐末土地高度集中,统治阶级极其腐朽,政治昏暗,广大农民赋税负担极其繁重,生活异常痛苦,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危机加深。僖宗乾符元年(875),王仙芝聚众数千人,在长垣(今河南长垣东北)起义,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

次年攻占濮州、曹州(今山东曹县北)。黄巢聚众数千人响应。

起义军转战山东、河南、安徽、湖北等地。其间王仙芝曾一再动摇,企图降唐。乾符五年(878)在黄梅战败被杀。余部投奔黄巢,推黄巢为领袖,称“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年号“王霸”。

黄巢即挥军南下,转战湖北、江西、安徽、浙江,自仙霞岭修700里山路,进入福建境内。乾符六年(879)攻占南方重镇广州,黄巢以“义军百万都统”名义发表讨唐檄文,挥师北伐。

义军由桂州(今桂林)沿湘江北上,继鄂州(今湖北武昌)大捷后顺江而东,于广明元年(880)七月自采石北渡长江,挺进淮北,横扫河南,黄巢称“率土大将军”。

十一月攻占东都洛阳,十二月攻占长安,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大齐”,改元“金统”,黄巢称皇帝,农民起义达到高潮。

但义军没有乘胜追击唐朝残余势力,而使之得到喘息反扑时机;也没有建立较巩固的根据地,物资供应十分困难,再加上唐朝政权勾结沙陀贵族用兵包围长安,大将朱温(即朱全忠)叛变,起义军被迫退出长安。后来又错误地围攻陈州(今河南淮阳)近1年之久而不下,丧失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中和四年(884)六月,起义军退至泰山谷,黄巢战败自杀,起义宣告失败。这次起义历时10年,转战12省区,行程近2万里,极大地动摇了唐朝的腐朽统治,最终把魏晋以来的门阀士族赶出了历史舞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