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

书籍:思想政治工作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0 22:49:56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天津人民出版社《思想政治工作大辞典》第1079页(817字)

【生卒】:1866—1925

【介绍】:

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

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后遂以中山名世。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人。青少年时期,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受资产阶级教育。1892年毕业后,在香港和澳门从事政治活动。1894年受当时维新思潮的影响,上书李鸿章,要求革新弊政,“仿行西法,以筹自强”,遭到冷遇。

遂萌发革命思想,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民主革命主张。次年至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准备在广州起义,事泄失败,逃亡国外。

1900年组织惠州起义,失败后继续在国外开展革命活动。1905年由欧洲到日本,以华兴会和兴中会为基础,组成中国同盟会,被推选为总理。

确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政纲。创办《民报》,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

此后几年间,一面领导革命派同改良派作斗争,一面组织发动了多次反清武装斗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胜利后由欧洲回国。

12月29日经17省代表会议选举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到南京就职,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成临时参议院,公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月13日被迫辞职,让位于袁世凯。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选为理事长。

1913年发动讨袁“二次革命”。1914年6月在日本东京建立中华革命党,被举为总理,坚持反袁斗争。

1915年为反对帝制复辟,参加护国运动。

1917年在广州领导护法运动。失败后赴上海撰成《建国方略》。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采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实行国共合作。

同年11月应邀北上讨论国是。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遗着编为《中山全集》或《总理全集》多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