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文

书籍: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0 23:56:34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第55页(531字)

简称“变”。

中国唐代出现的通俗文学形式之一。它是继承汉魏六朝、小说等文学传统,又在佛教僧徒的所谓“唱导”(即用说唱形式宣扬佛理)的直接影响下发展成熟的文体。具有说唱相间、韵白结合、语言通俗、叙事曲折、描写生动和想象丰富等特点。

变文一语,有多种解释,其中一说把古典故事变化一番,再进行演说,便于人们明白。

唐朝早期的变文,最早出现于佛寺禅门,就是把讲经形式和民间说唱形式相结合,来演绎佛经故事。为了使佛理经义通俗化,便于吸引听众,逐渐地在讲唱中加入了一些历史故事和现实内容,还向听众展示图画,并出现专职的俗讲僧。

中晚唐时期,俗讲之风在寺庙中盛行。这时出现转唱变文的职业民间艺人,他们还创作出许多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和现实内容为题材的变文,在专门讲唱变文的“变场”讲唱。

今存变文为敦煌藏经洞手抄写本,清光绪年间始发现。敦煌变文包括讲唱佛经故事和世俗故事两类。

前者主要是宣扬佛理和封建迷信,如《维摩诘经讲经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后者不少反映了人民的疾苦和爱憎,如《王昭君变文》、《孟姜女变文》。变文对唐代文人创作(如传奇),具有一定的影响;对后代的鼓词、弹词等讲唱文学和杂剧、南戏等戏曲文学,也有积极的影响。

上一篇:扁鹊 下一篇: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