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

书籍: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1 00:11:55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第109页(424字)

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

把存在放在本质之上,把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的存在的哲学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的海德格尔、雅斯具尔,法国的萨特等。

它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心转移到法国,流行于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存在主义分为有神论存在主义和无神论存在主义。

两派的共同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既非物质,也非精神,而是人的存在,外部世界离开了人的存在是毫无意义的。人是“存在先于本质”。人首先是领悟自己的“在”,“个人的存在”是一切其它存在的出发点。人不能借助于感觉、思维等认识形式来证明“在”,只有处于烦、畏、死等非理性的心理状态才能体验真正的个人存在。现实生活中的人虽然受各种条件的约束,但就人的意向性活动来说,他不服从任何权威,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具有绝对的选择自由。总之,存在主义是从非理性的、悲观的主观意识出发来规定人的存在和外部世界的意义,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一个派别。

上一篇:存在 下一篇: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