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姓不婚

书籍: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1 03:33:27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第695页(276字)

指同姓的男女不得互相通婚。

中国西周时代起,就确立了这一婚姻制度。它考虑到了伦常和生理两个方面的因素,如说“同姓不婚,惧不殖也”《国语·晋语四》,“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认为同姓通婚将影响种族的繁衍和后代的素质。所以古代违反这一规定者,轻则受到舆论谴责,重则受到法律惩处。唐律规定:同姓为婚者徒二年,同姓又同宗者以奸罪论。

明、清律规定:凡同姓为婚者各杖六十,离异。不过上古的姓和后世不同。

上古时代,同姓必同宗,后世则同姓不一定都有血统关系。所以清末《大清现行刑律》删去了这一规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