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

书籍: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1 05:10:11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第949页(336字)

又称“印学”、“刻印”,镌刻印章的通称。

印章多用篆书,先书后刻,故称篆刻。以青铜为质的“周玺”为最早的印章之一,多为铸制,所刻“籀文”规整隽秀。秦汉时官印系铸造而成,私印多为工匠凿制。

印章用材除铜质外,银印、玉印、木印相继出现;书体除一般篆书外,还出现了缪篆和鸟篆。

篆刻不拘陈法,锐意创新,为我国篆刻艺术的极盛时期。隋、唐以来,也各有其时代的特点和风格。宋米芾,元赵孟頫,明初王冕均为篆刻名家。相传用花乳石(青田石之类)刻印,自王冕始,因镌刻方便,流行更广。

明、清以来形成流派,名家辈出,研讨篆刻的风气日益盛行,推动了这一艺术的发展。秦、汉以来应用范围也日渐扩大,出现了号印、书柬印、肖形印、斋书馆阁印、收藏鉴赏印等多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