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音韵学辞典

声类

书籍:音韵学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2 15:25:22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湖南出版社《音韵学辞典》第180页(922字)

㈠音韵学术语。

指声母。早期等韵学家称声母为字母。

清戴震、钱大昕、陈澧诸家以为“字母”一词来自梵文,用于非拼音的汉字上不妥。戴钱二家以为当改字母为“双声”。《十驾斋养新录》卷五:“古人因双声叠韵而制反切,以两字切一音,上一字必同声,下一字必同韵。声同者相切,本无子母之别……故言字母不如言双声,知双声而后能为反语,孙叔然(孙炎——编者)其先觉者矣。

”陈氏赞同戴钱二家之说,也称双声。但陈氏在考证《切韵》声纽有多少类别时,常省称“声类”。

此后声类为音韵学家所沿用。

今天可以理解为声类取“声母类别”之意。㈡音韵学术语。指按韵尾相同、主元音相近而区分的若干组韵,与等韵学的“摄”相近。

清戴震首创此语。《戴震集·书广韵目录后一》:“切韵之大要有三:双声一也,区别等呼二也,声类异同三也。所谓声类异同者,就二百六韵之次第考之,亦不远。东、冬、钟一类也(刘鉴《切韵指南》别之为通摄——戴氏自注,下同)。

江则古音同东、冬一类,今音同阳、唐一类(《切韵指南》江摄)。”戴氏用这种方法,分206韵今音为15类,古音为13类。戴氏的声类是从等韵学出发,对《广韵》206韵的分类,实际上戴氏常常称古韵为声类,这是因为他认为:“音之流变有古今,而声类之大限无古今。”(出处同上)所以他的古韵着作即名之为《声类表》。

此后一些古音学家接受了戴氏见解,把古韵也称作声类,如严可均《说文声类》等。㈢书名。三国魏李登撰,着录于《隋书·经籍志》。据唐封演《闻见记》记载,李登“撰《声类》10卷,凡11520字,以五声命字,不立诸部”,可知《声类》不立韵目,仅按宫、商、角、徵、羽列字,因而不是一部真正的韵书。

封演《闻见记》将《声类》列入“文字类”而不列入“声韵类”,可能就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今人多认为不必苛求古人,都以《声类》为中国韵书之始。

然而就书的内容来说,后人的评价普遍不高,如《隋书·潘徽传》说该书“全无引据,过伤浅局”,《颜氏家训·音辞篇》也说它“以‘系’音‘羿’,不可依信”。

《声类》原书久已不传,今仅有清陈鳣、任大椿、国翰、黄奭、顾震福辑佚本各1卷。

㈣书名。清钱宝惠撰。此书未见传本,内容不详。书目见于《许学考》。

上一篇: 下一篇:音韵学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