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音韵学辞典

音学五书

书籍:音韵学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2 16:35:40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湖南出版社《音韵学辞典》第264页(2085字)

音韵学着作。

清初顾炎武撰。刻于康熙六年(1667)。包括《音论》3卷、《本音》10卷、《易音》3卷、《唐韵正》20卷、《古音表》2卷。《音论》是《五书》的纲领,《诗本音》是中心,《唐韵正》为《诗本音》的注脚,《古音表》以表格形式表现《唐韵正》的古韵分部意见,《易音》为《诗本音》的补充。

《音论》成于崇祯十六年(1643)。共15篇。其中5篇较为重要。《唐宋韵谱异同》考订唐宋用韵沿革。

顾氏意在据唐人韵谱以正宋人韵谱之失。《古人韵缓不烦改字》主唐陆德明之说,认为古人用韵宽缓,如相近可协,则不必依今韵之苛细而改读。《古诗无叶音》主明陈第之说,但顾氏同时也认为,由于方音之异,有些字虽不同部,也可以相押。《古人四声一贯》认为,古有四声,但可以递转。

顾氏主张,古人读音本有迟疾轻重之别,但由于诗的抑扬高下不同,遂使有些字一字具有迟疾轻重不同的几种音读,以后起的四声名称而论,则“一字之中自有平上去入”。《近代入声之误》认为《广韵》以入声配阳声是错误的。

顾氏根据古人押韵、文字谐声、一字异读等材料,主张古代入声配阴声。但侵以下9韵仍旧,歌戈麻亦无入声。

《诗本音》据《诗经》以求古音。列《诗经》全文,注音于韵脚之下。

凡顾氏认为其音读与今音合的,注明《唐韵》(实即《广韵》)韵目;与今音不合的,则根据《诗经》全书的用韵,参以其它古书韵文,用直音或反切正其音读。顾氏认为,古音本如此读,并非“叶”,这就是“本音”的意思。

在此之前,陈第《毛诗古音考》取440余韵字,辨其古读,正宋以来“叶音”之谬,但他未能全面比类综合以求古韵分部。顾氏承其说,进而取全部《诗经》1900余韵字,与《广韵》206韵比勘,辨其同异,综合贯串,以求上古韵部之分合。南宋以来随意叶读之谬,至此始一一廓清。此书开清人研究《诗经》古韵之先河,其功甚伟。

但顾氏同时有一局限,即受陈第及其前学者的影响,以为当时音读能谐合的,就是古今未变的读音。实际上,今读谐合的,古音并不一定同。

如今音支、脂、之三韵不能别,古则分为三部。

《易音》据《易》韵文以求古音。

注音体例与《诗本音》同,又多取《诗本音》参照。《易》的用韵与《诗》有所不同,顾氏认为这是方音之异。真、谆、臻与耕、清、青通,蒸(“应”字)与东(“中”字)通,侵(“禽、深、心”3字)与东(“穷、中”2字)通,这三种情况顾氏都断为方音用韵。顾氏拿它们与《诗》韵的方音参照,并且说:“……以此知五方之音,虽圣人有不能改者。”顾氏对方音现象的注意,是很可贵的。

《唐韵正》以古人用韵正《唐韵》音读之误。顾氏以为《广韵》与《唐韵》一脉相承,所以,虽然他订正的是《广韵》,却名之为《唐韵正》。此书就206韵逐字辨其音读。

凡今音与古音同的,则不注;不同的,则认为是“韵谱相传之误”,先用直音或反切注其古音,后引经传韵文正其读。一韵大部分相同,仅数字有误的,就此数字注之,如一东;一韵皆误的,则每字注之,如四江;相同与不同者各半,则同者略注,不同者详注,并说明其本不同源而误并为一,如五支;一韵皆同无误,则不注,如二冬三锺。

此书优点有三。第一,就韵中各字一一考订,离析《唐韵》以求古韵部分合。这对古音研究是一大贡献。而在顾氏之前,古音学家多仅就韵目归并。第二,据历代用韵异同说明语音的流转。第三,除韵文材料外,还用文字谐声以求古韵部分合。此书也有不足之处。首先,取证下限过宽。所引不仅有两汉北朝诗赋,且有唐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古韵分部的精密性。其次,有泥古思想。

语音古今不同是发展变化的结果,顾氏概以为“韵谱相传之误”,是不妥当的。

《古音表》立古韵10部:东、冬、锺、江第一、支、脂、之、微、齐、佳、皆、灰、咍第二,、虞、模、侯第三,真、谆、臻、文、殷、元、魂、痕、寒、桓、删、山、先、仙第四,萧、宵、肴、豪、幽第五,歌、戈、麻第六,阳、唐第七,耕、清、青第八,蒸、登第九,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第十。上去随之。

入声配阴声(第十部除外)。

一韵派属两部的,各部录其所属诸字,并注明:“凡不载者,即案文字偏旁以类求之。”一韵之中少数归入它部的,则于它部下录所收之字。顾氏所分古韵10部中,歌、阳、耕、蒸4部在整个清代古音学中被视为定论;以入声配阴声,也是顾氏的一大创见。但总的看来,其分部尚嫌疏略;入声的具体分配,也多有不当之处。清江永《古韵标准·例言》称顾氏“考古之功多,审音之功浅”,极为公允。

《音学五书》全面考订《诗经》古音以推求古韵分合,离析《唐韵》,以入声配阴声,凡此在古音研究上都具有开创意义。

后来的古音学家,都视之为古音学的奠基之作。此书有张弨写刻本,观稼楼仿刻本。

1982年中华书局据观稼楼仿刻本重印。

上一篇:音学辨微 下一篇:音韵学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