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古汉语虚词词典

书籍:古汉语虚词词典 更新时间:2018-11-21 17:26:14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北京大学出版社《古汉语虚词词典》第110页(3567字)

疑问代词

一、用来询问事物,义即“什么”。

(一)作主语。①公曰:“何贵?何贱?”于是,景公繁于刑,有鬻踊者,故对曰:“踊贵屦贱。

”(《左传·昭公三年》)——鬻(yù)踊(yóng)者:卖假脚的。屦(jù):用葛、麻等制成的鞋。

②河伯曰:“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曰:“四足,是谓天。落〔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庄子·秋水》)——天:天然的。人:人为的。

落马首:用辔头络住马嘴。

③〔武帝〕尝问周舍曰:“何谓四声?”舍曰:“‘天子圣哲’是也。

”(《南史·沈约传》)

(二)作谓语,一般在主语后。也可提至主语前构成倒装句。

①地震者何?动地也。(《传·文公九年》)②大阅者何?阅兵车也。(《谷梁传·桓公六年》)——阅:检阅。③孔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论语·颜渊》)——何哉,尔所谓“达”者:你所说的“达”是什么呢?“何”作谓语,在主语前,构成倒装句。在邦:治理国家,指做官。闻:有名望。④僧孺初读《孝经》,问授者曰:“此书何所述?”曰:“论忠孝二事。”(《南史·王僧孺传》)——何所述:所说的是什么。这是个小句,“何”为小句谓语,提至主语“所述”前。⑤十岁便能为盗,长大何所不为?(《南史·孔靖传》)——何所不为:所不为者何。这个小句的谓语“何”在其主语“所不为”之前。

(三)作动词宾语,大多在动词前,偶有在动词后者。作“云”、“言”、“为”的宾语,多在后。①景公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晏子对曰:“患善恶之不分。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②管子曰:“然则君将何求?”曹子曰:“愿求汶阳之田。”(《公羊传·庄公十三年》)③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论语·子张》)——可者与之:可交的人便跟他交往。拒:拒绝。④四人俱拜于前,小史窃言。武帝问:“言何?”(《汉书·田广明传》)——窃言:小声说话。⑤上过欲宿,心动,问曰:“县名为何?”曰:“柏人。

”(《汉书·陈馀传》)

(四)作介词宾语,多在介词前,也有在介词后者。汉代以后,“何”在介词后的情况始多见。

①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②二野父争,琰各问:“何以食鸡?”一人云粟,一人云豆。乃破鸡,得粟,罪言豆者。(《南史·傅琰传》)——野父:村民(男性)。

食(sì):喂。罪言豆者:归罪于说用豆喂鸡的人。③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孟子·梁惠王上》)④武侯问曰:“兵以何为胜?”吴子曰:“兵以治为胜。”(《吴子·治兵》)——兵:军队。治:管理训练。⑤善庆曰:“……再问我佛如来,以何为体?”道安答曰:“……我佛以慈悲为体。”(《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⑥僧问:“苦海波深,以何为船筏?”师曰:“以木为船筏。”(《五灯会元·大颠宝通禅师》)

二、用于询问人,义即“谁”、“什么人”、“谁那儿”。

(一)作主语。用例罕见。①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不散?(《汉书·韩信传》)——道:方针,策略。何不诛:谁(指敌对国家的首领)不被诛灭。

(二)作谓语。

①孟子者何?昭公夫人也。(《谷梁传·僖公十二年》)②祭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公羊传·隐公元年》)③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何?(《说苑·复恩》)——主晋祀者:主持晋国祭祀大事的人。

实指主持晋国政事的君主。

(三)作宾语或介词宾语。①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经·小雅·蓼莪》)——怙(hù)、恃(shì):依靠。

②〔高祖〕问曰:“若何有?”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琴。”(《史记·万石张叔列传》)——若何有:你〔家〕有什么人。③齐景公谓子贡曰:“先生何师?”对曰:“师仲尼。

”(《韩诗外传·卷八第十四章》)——何师:师从谁。④然则义何从出?子墨子曰:义不从愚且贱者出,必自贵且知者出。

(《墨子·天志中》)——义何从出:合宜的道德准则从谁那儿产生?知:通“智”。⑤足下告归,吾于何闻过也?(《北史·崔逞传》)——于何闻过:从谁那儿听到批评。

⑥上问:“从何得知?”曰:“陈恕告臣。”(《宋史·樊知古传》)——从何得知:从谁那儿听说的。

三、用于抉择问句中。义即“哪一处地方”、“哪种事物”、“哪个”、“谁人”、“什么的”、“哪种的”。

(一)作主语。①封略之内,何非君土?(《左传·昭公七年》)——句义:疆界之内,哪一处地方不是国君的土地?②是故道德之用,莫大于气……天之以动,地之以静,日之以光,月之以明,四时五行,鬼神人民,亿兆丑类,何非气然?(《潜夫论·本训》)——天之以动:天以之动,天因它而运转。丑类:同类。何非气然:什么不是气使之如此的。

③有生即有死,何后复何先?(《王梵志诗校辑·古来服丹石》)——何后复何先:〔生与死〕哪个在后又哪个在先?

(二)作宾语或介词宾语。①今有固车良马于此,又有奴马四隅之轮于此,使子择焉,子将何乘?”(《墨子·鲁问》)奴马:驽马,劣等马。四隅之轮:指破旧的车子。②得珠者不得粟,得粟者不得珠,子将何择?(《说苑·反质》)——粟:谷子,这里泛指粮食。

③通曰:“妇人有夫死三日而嫁者,有幽居守寡不出门者,足下即欲求妇,何取?”曰:“取不嫁者。”(《汉书·蒯通传》)——即:如。

取:同“娶”。④堂溪公见昭侯曰:“今有白玉之卮而无当,有瓦卮而有当,君渴,将何以饮?”君曰:“以瓦卮。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卮(zhī):古代的酒器。当:底儿。

(三)作名词修饰语。①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世说新语·文学》)——因:趁。②文惠太子问颙:“菜食何味最胜?”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

”(《南史·周朗传》)——菘:蔬菜名,又名黄芽菜。

四、问原因或表示反诘。义即“为什么”、“怎么”、“怎么那么”。

(一)作谓语。

一般在主语后,也有提至主语前构成倒装句的。①公怫然怒曰:“寡人有哀,子独大笑,何也?”晏子对曰:“今日见怯君一,谀臣三人,是以大笑。

”(《晏子春秋·外篇》)——怯君:怯弱之君。谀臣:谗谀之臣。②文公曰:“吾亡也十有九年矣,今将反国,夫子不喜而哭,何也?其不欲吾反国乎?”(《说苑·复恩》)——亡:逃亡在外国。反国:回国。③钟子期夜闻击磬声者而悲,旦召问之曰:“何哉,子之击磬若此之悲也?”(《新序·杂事》)——句义:钟子期夜里听到击罄之声,音调悲哀,早晨召见击罄人问道:“你击罄的声音如此悲哀,为什么呢?”

(二)用于动词前作状语。①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是故哂之。”(《论语·先进》)——哂(shěn):耻笑。

让:谦虚。②王欲相汝,汝何不受乎?(《说苑·立节》)——相:以……为相。

(三)用于助动词前,用疑问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①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以位:论地位。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友:做朋友。

②臣,亡国之臣,何足问?(《史记·秦本纪》)——何足问:哪里值得您向我征询意见?③汝形容未胜衣甲,何可入阵?(《旧唐书·罗世信传》)

(四)用于谓语或小句前,表示疑问兼感叹语气。①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

(《曹植集·赠白马王彪》)②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乃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多也!”(《汉书·项籍传》)——是何楚人多也:这里楚人怎么那么多呀!③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列子·说符》)——亡:丢失。何追者之众:追的人怎么那么多!

上一篇: 下一篇:古汉语虚词词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