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尚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北京大学出版社《古汉语虚词词典》第434页(774字)
副词
一、用于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没有变化,依然如故。
义即“仍然”、“还”。“犹若”、“犹或”义同。
①公曰:“寡人有大邪三,其犹尚可以为国乎?”(《管子·小匡·内言三》)——大邪:大的错误或缺点。②卫公子启方事寡人十五年矣,其父死而不敢归哭,犹尚可疑耶?(《吕氏春秋·知接》)③泪痕犹尚在,笑靥自然开。
(《全唐诗·佚名:叹疆场》)——靥(yè):酒窝。④善之为道者,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不形则虽作于心、见于色、出于言,民犹若未从也。
(《荀子·不苟》)——独:慎独,谨慎不苟。形:体现出来。⑤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吕氏春秋·察今》)——益:增加。损:减少。
胡:怎么,岂。⑥昔汉高虽复英圣,四皓犹或耻之,不为屈节。
(《全后魏文·崔浩:上疏赞明寇谦之受神诰事》)——句义:从前汉高祖虽然是英明圣贤之君,高山四老还是耻于臣服于他,不愿屈服。
二、用于递进复句的前一分句,提出更甚的情况进行铺衬,后一分句用“况”、“而况”、“矧”等与之呼应。
义即“尚且”。“犹若”、“犹或”义同。
①亲以宠偪,犹尚害之,况以国乎?(《左传·僖公五年》)——句义:亲近的人由于受宠而逼近公室尚且杀害了他们,何况一个国家呢?②舜、禹犹若困,而况俗主乎?(《吕氏春秋·知度》)——句义:舜、禹这样的明君尚且困顿,何况平庸的君主呢?③彼之二才,犹或如是,况在下官,焉能自免?(《江文通集·诣建平王上书》)——“彼之二才”两句:他们这两位才能杰出的人尚且如此。④为英雄者犹若是,况常人乎?(《罗隐集·谗书·英雄之言》)——若是:像这样。
常人:普通人,一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