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古汉语虚词词典

书籍:古汉语虚词词典 更新时间:2018-11-21 18:07:06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北京大学出版社《古汉语虚词词典》第483页(1810字)

指示代词

用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作定语,表示同一类对象的整体,或全体中的每一个成员。

义即“各”、“众”、“所有”。①左右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孟子·梁惠王下》)②冒顿大怒,曰:“地者,国之本也,奈何予之!”诸言予之者,皆斩之。(《史记·匈奴列传》)③凡沙河已西,天竺诸国,国王皆笃信佛法。(《法显传》)--笃:深。

人称代词

在句中作动词的宾语,相当于“之”,所指代的对象一般在前面已经出现。

义即“他(它)”、“他们(它们)”、“这件事”。①君子不犯非礼,小人不犯不祥,古之制也。吾敢违诸乎?(《左传·昭公三年》)②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之。王如改诸,则必反予。(《孟子·公孙丑下》)--予三宿而出昼:我在昼县住了三晚才离开。

王庶几改之:希望大王改变态度。“王如改诸”二句:王如果能改变态度,那么一定会把我召回的。③寡人之在东宫之时,闻先生之议曰“为圣易”,有诸乎?(《吕氏春秋·审应》)④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法言·君子》)

介词 "诸"和它的宾语组成介宾短语,在句中作补语,介绍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处所或所涉及的对象。

义即“在”、“于”。①公徒将杀昭子,伏诸道。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②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③不知神之所在,于彼乎?于此乎?或诸远人乎?(《礼记·郊特牲》)

合音词

一、“诸”为代词“之”和介词“于”的合音,兼有二者的作用。

(一)"诸"后为表处所的名词或词组,“诸”相当于“之于”。“之”作前面动词的宾语,指代前面已出现的人或事物;“于”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于"引进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处所。①宋芮司徒生女子,赤而毛,弃诸堤下。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②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孟子·告子上》)--湍水:湍急奔流之水。③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荀子·大略》)--畔:通“叛”。倍:通“背”。

内:通“纳”。涂:通“途”。

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史记·孔子世家》)--北:败逃。

(二)“诸”后为表人物的名词,“诸”相当于“之于”。

"之"代前面已出现的人或事物;“于”引进动作行为的有关对象。①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②佛肸为中牟宰。

赵简子攻范、中行,伐中牟。佛肸畔,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子路曰:“由闻诸夫子:‘其身亲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今佛肸亲以中牟畔,子欲往,如之何?”(《史记·孔子世家》)--畔:通“叛”。

二、“诸”为代词“之”和疑问语气词“乎”的合音,兼有二者的作用。“之”作动词的宾语,“乎”助疑问语气。多用于疑问句或反诘句中,有时前面有“其”、“无乃”、“盍”等相呼应,以加强疑问或反诘语气。①“闻强氏授甲将攻子,子闻诸?”曰:“弗闻。”(《左传·昭公八年》)②高、国得君,必偪我,盍去诸?(《左传·哀公六年》)--偪:通“逼”。盍去诸:何不离开他们呢?③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孟子·梁惠王上》)--囿:养动物的园子。

助词

用于句中或句末,起加强语气或和谐音节的作用。

①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经·邶风·日月》)②冬,楚公子燮灭蓼,臧文仲闻六与蓼灭,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左传·文公五年》)--六:国名,在今安徽六安一带。“皋陶”句:皋陶、庭诸一下子就没有人祭祀了。

上一篇: 下一篇:古汉语虚词词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