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典故大辞典

逃名避名

书籍:中国典故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2 09:10:00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国典故大辞典》第667页(462字)

《后汉书·逸民传·法真》:“法真字高卿,扶风郿人……性恬静寡欲,……辟公府,举贤良,皆不就。……会顺帝西巡,弱又荐之(注:田弱为法真同乡,先时曾举荐过他)。帝虚心欲致,前后四征。真曰:‘吾既不能遁形远世,岂饮洗耳之水哉·’遂深自隐绝,终不降屈。友人郭正称之曰:‘法真名可得闻,身难得而见,逃名而名我随,避名而名我追,可谓百世之师者矣。

’乃共刊石颂之,号曰玄德先生。”

后汉隐士法真,多次拒绝荐举,隐居草泽,不谋宦达,不慕声名。

友人郭正对他的为人倍加称颂,认为他越是“逃名避名”,而声名却偏要追随他。后以此用为不求声名却又难以摆脱声名纠緾的典故。

宋·苏轼《司君实独乐园》:“持此欲安归,造物不我舍(《三国志·魏书·钟会传》:“我欲持此安归乎·’此二句意为:司马光声名既高,必为世用,无可逃脱)。”名声逐吾辈,此病天所赭(注:名高亦是一累,故曰病;赭,使呈红色,天意造成)。

上一篇:螳螂向蝉 下一篇:中国典故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