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典故大辞典

退避三舍

书籍:中国典故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2 09:28:32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国典故大辞典》第697页(730字)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春秋时,晋公子重耳为避骊姬之乱,曾流亡到国外,在楚国,他曾得到楚成王的收留与帮助。

楚成王问他,你如能返回晋国作了国君,将用什么来报答我呢·晋公子重耳回答说:

“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通避)君三舍(古代军行每日三十里而宿,一宿为一舍,故一舍指三十里,三舍为九十里)。……”

又《僖公二十八年》载:晋、楚城濮之战,“晋师退,军吏曰:‘以君辟臣,辱也;且楚师老矣(指自上年冬围宋,到这时已有五、六月,军队已疲惫),何故退·’子犯(晋大夫、重耳的母舅)曰:‘师直为壮(出师作战,理直则气壮),曲为老(非正义则气衰),岂在久(意指军队士气衰落不在出师时间的长久)乎·微(无)楚之惠不及此(不会有今天),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

背惠食言,以亢其雠(亢,蔽护;其,指楚,其雠,指宋国),我曲楚直,其众素饱(素饱,一向士气饱满),不可谓老。我退而楚还,我将何求·若其不还,君退臣犯,曲在彼矣。

’退三舍。楚众欲止,子玉(楚军统帅)不可。”

公元前六三七年,晋公子重耳经多年辗转到达楚国时,在楚成王欢迎他的宴会上,提出了为报答楚国的支持与帮助所作的保证。在公元前六三二年,晋楚城濮之战的前阶段,晋军果然尊照晋文公的命令,退避三舍,以实现自己先前的诺言。

后因以“退避三舍”常喻指屈从退让,不愿或不敢与人争锋。陈毅《秋过濮阳,月下与人谈毛主席飞渝事》:“能掷孤注寇莱好,退避三舍晋文强。”

上一篇:推袁 下一篇:中国典故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