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
书籍:中国典故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2 09:30:52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国典故大辞典》第701页(566字)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与‘直’相对,引申指不合理,不公正)在赵。
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使担负,使承受)秦曲。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果真,假使)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蔺相如出使秦国,智勇兼施,当面折服秦王,并识破了秦王“决负约不偿城”的意图,终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后因称物归原主,并无耗损为完璧归赵,或简称完璧、璧还、奉赵、归赵等。《文选》卷二一卢谌(子谅)《览古》诗:“连城既伪往,荆玉亦真还。”宋·文天祥《真州杂赋》诗:“不是谋归全赵璧,东南那个是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