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国典故大辞典》第799页(254字)
《淮南子·诠言训》:“方船济乎江,有虚船从一方来,触而覆之,虽有忮心,必无怨色。有一人在其中,一谓张之,一谓歙之,再三呼而不应,必以丑声随其后,向不怒而今怒,向虚而今实也。”
《淮南子》用空船不怕和别的船相撞,比喻心境虚空可与世间任何人、物接触,而无影响。后遂用为胸怀旷达之典。
唐·权德舆《酬南园新亭宴会璩新第慰庆之作时任宾客》诗:“散木固无堪,虚舟常任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