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新价格辞典

平籴思想

书籍:新价格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2 22:14:49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南京大学出版社《新價格辭典》第731页(693字)

也称“平粜思想”。

中国历史上由政府通过收(籴)售(粜)粮食来稳定粮价的一项经济措施。其主要理论代表为范蠡、李悝等。最早由范蠡提出。

他指出:“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他的解决方法是:由国家根据年成和市场情况,收购或抛售粮食,使粮价维持在30钱至80钱之间,这样就会对农商都有利,以稳定社会经济。

后来,李悝也指出:“籴甚贵伤民(非农业人口),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他的解决方法是:丰年由国家收购农民手中的余粮,荒年时再抛售出来,做到“贾平则止”,“民无伤而农亦劝”。并为此制订了详尽的施行方案。李悝与范蠡的平籴说稍有区别。李悝主张粮价要稳定在一定的合理水平上;范蠡则认为粮价应保持在可许可的一定幅度内上下浮动。李悝的目的是既不伤“民”也不伤“农”,兼顾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利益;范蠡则要实现对农民和商贩都有利的目的。

《管子》轻重篇中,也有类似的思想。但其实行平籴政策的目的,除了稳定粮价,保证民食之外,还要通过平籴政策的运用,给封建国家带来大量的财政收入。而范蠡和李悝的平籴思想,只是以前者为目的的。这一点,是《管子》平籴思想同范蠡、李悝之间的显着区别。

在先秦以后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国家经常采取平籴政策。其中以李悝的思想,最为受人传诵。

但从宋朝开始,平籴政策演变成了国家向人民贷粮取息,主要是为了营利的措施。这样就偏离了李悝平籴思想的初衷。

上一篇:墨翟 下一篇:新价格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