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语文大辞海

书籍:语文大辞海 更新时间:2018-11-29 03:43:37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辽宁大学出版社《语文大辞海》第1182页(2691字)

〈助词〉

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其格式有“……者……也”、“……,……也”,译时要在谓语前加“是”字,“也”可不译出。

①陈涉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陈涉是阳城人。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客人说我美的原因,是他有事求我。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释疑难的。

④和氏璧,天下人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璧是天下人所公认的至宝。

⑤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地势险要,土地肥沃广阔,百姓很富足,如能占有它,这是开创帝王事业的凭借。

2.用在句末,表示陈述语气,可不译出,或译为“了”、“啊”等。

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两小儿辩日》——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到中午时就离人远。

②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冯婉贞》——敌人远离我们,想用火器使我们陷入困境。

③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触说赵太后》——我私下原谅自己,可又怕太后的贵体欠安。

④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合计说:“赵王不去,显得赵国软弱而且胆怯了。”

3.用在句末,表疑问、反问语气,可译为“呢”等。

①且欲与常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况且想和普通马一样都不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②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你给人家当佣工种地,哪来的富贵呢?

③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百姓们都很高兴地露出喜悦的样子,互相转告说:“我们的君王大概是很健康吧,要不怎能击鼓奏乐呢?”

④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哪有仁慈的君王在位,却做出欺害百姓的事呢?

4.用在句末,表示肯定语气,可不译出。

①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现在杀了蔺相如,终究也不能得到和氏璧。

②觉见卧闻,俱用精神;畏惧存想,同一实也。

《订鬼》——醒时见到的鬼形,睡时听到的鬼叫,都是因为精神作用;心怀恐惧同胡思乱想而见鬼,也是出于同样的情况啊!

③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公输》——杀死我,宋国没有人防守,就可以攻下宋国了。

④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谭嗣同》——如果有所指教,我当然愿意听了。

5.用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等。

①虽杀臣,不能绝也。

《公输》——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把宋国守卫的人杀绝啊。

孔子曰:“苛政猛于也。”《捕者说》——孔子说:“残酷的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啊!”

③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点的想法啊!”

6.用在句中,为了舒缓语气,表示停顿,可不译出。

①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伤仲永》——仲永的父亲觉得那样有利可图,每天领着他到同县的人那里四处拜访,不让他学习。

②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

《原君》——现在把君王看作主体,把百姓看作客体。

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利用船只的人,不一定都善于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④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伶官传序》——所以当庄宗兴盛的时候,天下所有的英雄豪杰,没有谁能跟他抗争。

7.为舒缓语气,“也”在陈述句中连用,可不译出。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未见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是您仁慈的心术,您是只看了牛发抖而没看见羊发抖。”

8.“也”和“哉”、“乎”、“者”、“与”连用,构成“也哉”、“也乎”、“也者”、“也与”等惯用格式,起加强语气的作用,但要把语气重点放在后一助词上。“也”通常表示肯定语气,然后确定后一个助词在句中的作用。

①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卖柑者言》——又哪一个不是外表似黄金白玉,内里像破棉烂絮呢?

②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卖柑者言》——世上搞欺骗手段的人不少,难道仅仅是我一个吗?

③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怎么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就不是国家呢?

④唯求则非邦也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难道冉有的话就不是治理国家的言论吗?

上一篇: 下一篇:语文大辞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