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社团辞典1919-1949》第457页(1134字)

简称“全救会”或“救国会”。抗日战争前夕成立的全国性抗日救亡团体。1935年一二九运动后,抗日民主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各地先后成立了各界救国联合会。1936年5月31日至6月1日,全国20余省60多个救亡团体的代表70余人在上海召开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大会,通过了宣言和《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规定该会宗旨为“团结全国救国力量,统一救国方案,保障领土完整,谋取民族解放”,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促成全国各党各派的团结合作,共同抗日,要求各党各派立即停止军事冲突,制定共同抗敌纲领,建立统一的抗敌政权;选举宋庆龄、何香凝、相伯、邹韬奋等40余人为执行委员,沈钧儒、章乃器、李公朴、史良、沙千里、王造时、孙晓村、曹孟君、何伟等14人为常务委员;决定在各地设立分会和各种抗日救国组织,以推进救亡运动。7月10日,该会发出对国民党二中全会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释放政治犯,给人民以抗日救国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以武力制止日本在华北增兵,以武力制止日本武装走私,罢免并惩办亲日派官僚政客等六项要求;并推派沈钧儒、章乃器、史良、彭文应、沙千里前往南京请愿。7月15日,沈钧儒、章乃器、陶行知、邹韬奋发表《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明确赞同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0月,该会主持了群众性的悼念鲁迅逝世活动,使之成为1936年下半年上海人民一次最大的抗日救亡示威行动。该会还加强对张学良、冯玉祥等国民党上层人士的争取工作,开展群众性援绥运动,组织罢工后援会支持上海日商纱厂工人反日大罢工等活动。11月22日,救国会领袖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王造时、史良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始成“七君子”之狱。次年7月31日,国民党迫于内外压力将“七君子”交保释放。抗日战争期间,该会号召动员青年群众参加抗战工作;救国会中的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知识分子参加八路军、新四军;皖南事变后,救国会留港代表邹韬奋、茅盾、范长江、于毅夫等9人联名发表《我们对国事的主张》,抨击国民党对日妥协投降倾向和对进步文化事业的摧残;1942年初,救国会参加民主政团同盟。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5年冬,该会在重庆改名中国人民救国会,宗旨为“团结国人建设独立自由幸福的民主的新中国”,推举沈钧儒任主席,史良任秘书长,陶行知任组织部长,邓初民任宣传部长。1949年9月,该会代表参加了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救国会先后出版有《抗战》、《全民周刊》、《全民抗战》、《国民公论》、《大众生活》等刊物。新中国建立后,救国会鉴于其政治主张全部实现,遂于1949年12月18日在北京发表宣言,宣告结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