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大一分校文工团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社团辞典1919-1949》第492页(854字)

全称“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文艺工作团”,抗日战争时期以演出话剧为主的综合性文艺团体。1939年4月成立于山西省屯留县。负责人先后为汤仁庵、曹辰力、袁或隆、王久鸣、夏川、谭惠君等。成员先后有白华、姜堃、王杰、崔玉和、宗松茂、乃初、贾尤、沈默予、丁焚、廖秋、沙风、胡荫波、蕴华、张革非、苏伟、刘焰,以及李林、阮若珊、王玲、杨林、史屏、黄继武、饶洁、许学义和刘知侠、李永淮、蔡贲、鲁岩、丁冬、林立、子冠西、王冰、胡涌、战坚、曹石俊、傅泉、陈谱、伊洪、东平等。编制始终保持在三十人至四十人之间。下设编审、戏剧、音乐、总务等四股。随即打着“文艺轻骑队”的旗帜,转战太行山区、挺进山东,于1940年1月抵达沂水县。足迹遍布晋东南和鲁中、滨海、鲁南等地。为广大军民演出不少当时流传的剧目和中外名剧,如:《军民合作》、《夜摸营》、《沉冤》、《一心堂》、《流寇队长》、《第五纵队》、《李秀成之死》、《锁着的箱子》、《爱护村》和《阿Q正传》、《前线》等。并创作演出了《傻子打游击》、《锄奸曲》、《打倒共同敌人》、《我们没有抗命》、《喜酒》、《双喜临门》、《大变工》、《过关》等话剧。并创作演唱了着名的歌曲《跟着共产党走》、《沂蒙小调》和《垛庄战斗》组歌。其间还多次到农村开展活动。曾与村剧团合编合演《变工队》一剧;1940年至1941年曾组成宣教队,先后培训了170余名学员;有石峰、甘喜风等人在反扫荡中牺牲。1943年2月,曾与抗敌自卫军宣大合并,以“山东省文化工作团”名义活动。不久又改为山东省文协“实验剧团”。派出李林、阮若珊、张革非、仇戴天、柳成行、陈谱等人,到湘符、崔碧云等二十余人组成的一京剧团进行政治思想和京剧改革工作,编演了《花木兰》、《反徐州》、《童女斩》等有现实意义的剧目,很受观众欢迎。作为宣传队、工作队、战斗队,对于鼓舞抗日军民的斗志、推动农村剧运发展、培养文艺干部,作了一定的贡献。1945年4月,奉命与八路军115师战士剧社合并为山东军区文工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