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社团辞典1919-1949》第16页(771字)

川剧班社。

1912年成立于成都。是我国历史最久的地方戏曲团体之一。由宴乐、翠华、长乐、宾乐、顺乐、彩华、桂春、太洪等八个班社共一百八十余人组成。主要负责人先后有康子林、杨素兰、唐广体、萧楷臣、贾培之等。

该会在组织制度上有所改革,创建了固定分帐制:套或伴奏人员同主演一起按成分帐。每逢演出淡季,名演员自动减薪,以保证其他人员的最低生活。为革除戏班旧弊又倡导“三德”:口德、品德、戏德。即不讲脏话,不私受重金诱聘,尊师爱徒,主角、配角一律平等;不耍噱头,台风严肃认真。

并组织“改良戏曲工会”及“精研社”、探讨和改良川剧传统艺术。尤重视剧本创作,聘有专人(如尹仲锡、赵生、冉樵子、黄吉安等)编写剧本。又附设昇平堂科社,招收会内子弟授艺,培养青年演员。该会首次将川剧的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汇集在一个班社中,使川剧成熟定型。

兼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如:生有康子林、萧楷臣、李培生、李琴生、周企何;旦有杨素兰、刘世照、刘芷美、游泽芳、谭芸仙、周慕莲、陈书舫;净有周辅臣、蒲兰亭、刘锡侯、杨青云、刘安;末有周名超、尹华轩、徐德斋、唐小田、樊玉山、游雨田、贾培之;丑有唐广体、萧子林、刘育三、蒋润堂、鄢云亭等。

人才荟萃,演出颇受观众欢迎,盛极一时。所演剧目有历史故事剧《离燕哀》、《情探》、《江油关》、《柴市节》、《评雪辨踪》、《八阵图》、《济公传》、《西湖夜会》、《屈原投江》、《红楼梦》等以及时装戏《黑奴光复记》、《武昌光复记》、《轩亭冤》、《蒙面侠》等。

其负责人康子林以其成就之大在川剧界有“康圣人”之誉。艺人亦关心社会,抗日战争期间,常将新闻编成唱词,插入剧中演唱,宣传抗日救国。

该社在团结艺人,发展川剧艺术方面起了很大作用,被誉为“川剧正宗”。1950年并入国营剧团“三庆剧社”。

上一篇: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 下一篇:三时学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