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生活社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社团辞典1919-1949》第521页(695字)

抗日战争时期中山大学迁至云南澂江办学时的进步学生社团。

1939年成立。初由文学院助教邓邦俊负责,后由法学院学生罗培元负责。各学院设分社。

劳家顺、李文浩、黄振邦、黄祖芳、方君直、吴子熹、周钊分别为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师范学院等分社的负责人。

该社呈准校方备案,由校方指派法学院肖隽英教授为指导。该社公开提出其目的是:提倡学术研究,追求真善美和高尚的娱乐,以健全身心。

成立后,开展以抗战为中心的各种活动:经常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术、政治与时事问题,使成员明确应该做一个读书不忘抗战、抗战不忘读书的人,增强抗战的信心与决心;通过民校、墙报《青年生活》、《民众壁报》积极开展抗日宣传;组织歌咏队和戏剧组,聘请师范学院教授思聪为歌咏队指导;发起征集寒衣、举办音乐戏剧筹款大会,支援前方抗战将士。该社还经常组织球赛、联欢晚会和短途旅行等活动,活跃师生生活。为了解决师生吃饭和建校问题,青年生活社曾组织全社讨论,提出了请校方要求当局供给军米、学校办消费合作社、办好食堂、改善澂江卫生设备、开辟运动场、购买运动器材等办法和意见,供学校参考。在1940年春中大CC派排挤、打击地方实力派邹鲁(校长)的斗争中,青年生活社负责人罗培元、李文浩等根据中共地下组织的分析,从中大暂时保持地方实力派的优势对发展进步力量有利考虑,团结大多数同学,与CC派学生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上述活动,使青年生活社成了中山大学进步社团的中坚力量,其社员亦由成立时的60余人到有较大发展,各学院社员少则十几人,多则二、三十人,为该校后来的学生运动打下了基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