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002390 蒙古奴隶制研究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图书大辞典:1949-1992第10册历史地理(上)》第309页(404字)
高文德着。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9月版,1987年4月版。20万字。在成吉思汗于1206年统一蒙古诸部之前,蒙古族社会发展是否经过奴隶制发展阶段,以及成吉思汗建立的政权性质等,是蒙古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问题。作者依据大量中外史料,经多年探讨研究,认为蒙古族社会是经历了奴隶制发展阶段的。
当蒙古部的祖先蒙兀室韦作为室韦部落联盟的部分时,社会已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氏族制日益走向瓦解。蒙古部移牧于鄂嫩河、克鲁伦河流域后,在周围其他民族的影响下,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阶级分化及那颜贵族的出现,奴隶的增加,使一些蒙古部逐渐由氏族向奴隶制过渡。到孛端察儿时代的10世纪前半叶,已发展为奴隶占有制社会。到成吉思汗时代,各部走向统一,在蒙古草原上形成了一个统一的蒙古奴隶制政权。
全书分5章26节,并附有500多个人名、地名、族名和术语的“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