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017880 少年维特之烦恼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图书大辞典:1949-1992第8册文学(下)》第1664页(509字)

[德]歌德着。郭沫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10月版。10万字。本书又名《少年维特的烦恼》,杨武能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1月版;侯浚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11月版,11.5万字;艾合买提·牙日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维吾尔文版,15.7万字;嘎达译,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88年4月蒙古文版,9万字。这部书信体小说是德国大人歌德的成名作(1774),也是德国文学史上“狂飙突进”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市民出身的大学毕业生维特因厌倦世俗生活,返归自然,与普通老百姓交往,在一次舞会上结识了一个名叫绿蒂的姑娘,对她一见钟情,因绿蒂已经订婚,维特陷入痛苦。为了自拔,他出任某公国的公使秘书,他的才干因受官僚压制而不能发挥,又因结识一位贵族小姐而遭贵族侮辱。他愤而辞职,回到已婚的绿蒂身边以期得到生命的最后支撑,却在痛苦中越陷越深,终于开枪自杀。小说的创作契机是作者在韦茨拉尔和夏绿蒂·布甫的一段爱情波折和轰动一时的青年外交官耶路撒冷自杀事件。小说通过维特的绝望反映当时德国青年中流行的一种“时代病”,这种病的病根在于封建割据的德国鄙陋的社会现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