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003942 19—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史·从新潮到奔流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图书大辞典:1949-1992第6册文学(上)》第405页(458字)

赵福生等着。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7月版。22.8万字。本书为刘增杰、刘思谦主编的《19-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史》第三卷。

分上、下2篇,共8章。

上篇1至4章,论述“五四”文学思潮,首先分析“五四”文学思潮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五四”文学思潮的内涵及特征;接着具体描述“五四”时期文学思潮演进的轮廓——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从滥觞到兴盛,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辉煌瞬间的出现,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崛起及式微;还着重评析了胡适、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人在“五四”文学思潮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独特贡献。下篇5至8章,论述30年代文学思潮,着重剖析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的具体表现形态;分析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嬗变的政治、文化氛围,“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的理性归趋,“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价值取向;探讨新感觉派、现代派的形成及其艺术追求;展现了浪漫派文学的母题范式和审美特征;其中第八章对30年代文学思潮进行了多维考察,指出历史的抉择是现实主义文学主潮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