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00819 庄子歧解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图书大辞典:1949-1992第1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第249页(624字)
崔大华着。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版。57万字。指出,《庄子》是中国着名的先秦典籍,是中国哲学和文学的重要源头之一,对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文化都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选录《内篇》、《外篇》、《杂篇》共33篇,试图对前人在《庄子》注解学术事业中所取得的成就,作出简明扼要的总结。采用“歧解法”以研究《庄子》:先寻觅出崔譔、向秀、司马彪、郭象等以来百数十家《庄》注的分歧之处,并加以显化;然后分析指出导致这种分歧的不同的解《庄》角度或性质,诸如字读、句读的不同,词义理解的差异,思想派别或哲学立场的分歧等。运用这种歧解法解释《庄子》,可采义解之长而避其偏、考据之长而避其冗,从而反映出《庄子》注解的历史状况和历史发展,揭示《庄子》思想的宽广意境。归纳魏晋以来在不同学术思潮影响下形成的对《庄子》字句、思想的不同解释和理解,从而概括历代《庄子》注解的主要观点,疏通《庄子》中发生歧义疑难之处。所录《庄子》全文,大体依照中华书局出版的《庄子集解》校点本,并据陆德明《庄子音义》、陈景元《庄子阙误》、王叔岷《庄子校释》等备录具有歧义的别本字句,附注于正文之后。本书主要采录前人注解中对《庄子》思想的阐发和文字考订、词义训解,以及能反映儒、道、佛三家在解《庄》的不同立场的某些理论性的解释。对于从文学角度对《庄子》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的分析评论,从道教、佛教、方术角度对《庄子》的独特阐释,则不予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