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超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民国人物大辞典下》第2114页(848字)

【生卒】:1905—1927

【介绍】:

字天真,号北海,江西德安人,祖籍河南新县,1905年1月(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生。8岁,入木环陈氏私塾学习。1918年,就读于德安郭氏私立沈毅小学高等班,毕业后,于1921年,入南昌心远中学求学,参加由袁玉冰等组织的革命团体“改造社”,从事革命活动。1923年4月,江西军阀迫害“改造社”成员,袁玉冰被捕入狱,《新江西》停刊。杨超被学校以“学潮中滋事分子”罪名开除学籍,旋与友人扶国权、何奎光赴南京,入省立东南大学附中;同年10月,与扶、何等人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受团指示,集体加入中国国民党。1924年3月,南京地方团组织改组地方执行委员会,推5人为委员,杨与宛希俨为出版委员;4月,团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再改组,下设五部,杨为宣传部委员。1925年,加入中国共産党。“五卅”运动结束后,与胡风等赴北京考入国立北京大学预科;同年暑假,在德安家中办农民夜校;寒假,又在柴炭工人集中的木环垄组织柴炭工会。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杨根据党的指示离开国立北京大学,回江西,任中共江西地方委员会委员。旋回德安,恢复中共德安支部,任支部书记;同年11月,北伐军第六军进入德安县城,杨在第六军党代表林伯渠帮助下,成立德安县公署、国民党德安县党部、中共德安县委会,杨任中共德安县委会书记。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领导德安人民进行反蒋斗争;7月,中共江西省委在南昌召开江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被选为省委委员。“八一”南昌起义后,领导中共德安县委会,深入农村进行宣传。大革命失败后,遭通缉。转移到农村,组织农民军,开展武装斗争。未几,奉命赴武汉参加党的会议。1927年12月23日晚,所乘轮船抵达九江招商局码头时被捕,解至德安监狱;翌日,又转解南昌卫戍司令部军法处;12月27日,与袁玉冰、王环心、谢率真,同被枪杀于南昌德胜门外下沙窝。年22岁。着有《与李竹青订婚》()、《有感寄李竹青》(诗)等。

上一篇:杨达 下一篇:民国人物大辞典下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