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汉华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民国人物大辞典下》第2554页(1443字)

【生卒】:1902—1934

【介绍】:

原名恺,学名训,化名潘模和,笔名尧、企、企明、季民、季训、言训、田言、漠华、华天、潘四、四郎、炳奇、若迦、悔也,浙江宣平(今属武义)人,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生。

1908年,入家塾从邹鼎铭读。1909年,转读本村觉民小学。

1912年,转学冲真观务本学堂初等班。1913年,升读高等班。

1915年毕业,旋考入县立师範讲习所。1917年,师範讲习所毕业,任本村觉民小学教员。

1919年,任上陶村鲤登小学教员。1920年夏,考入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範学校。

1921年4月,发起成立宣平旅杭学会;10月,在杭州倡组新文学团体晨光社。1924年7月,未毕业,取道沪津海路入京,考入国立北京大学一院(文学院)预科。

1925年2月,应修人在上海以湖畔社名义,自费创办小型文学刊物《支那二月》月刊,参与编务;同年,加入中国共産党。1926年夏,预科修业期满;秋,升读一院文科英国文学系;冬(一説翌年春),离京前往武汉,以许志行之介,与孔另境相识,同往国民革命军先遣军唐生智部,任第三十六军第二师政治部宜传干事、组织科科长等职务。

1927年春,随部队沿京汉路北上,与冯玉祥国民军会师于郑州;5月,随唐部回师武汉,驻军孝感;8月,离开部队前往武汉;秋,与孔另境等先后潜赴上海转杭州,回杭后参加中共浙江省委秘密工作。未几,省委遭受破坏,潘被捕,囚于杭州柴木巷看守所,经营救,被保释回乡,积极发展党员,建立中共宣平县委,策划农民暴动。

1928年春,于数次组织农民暴动失败后,再度离乡,经杭州前往上海,一面寻找党组织,一面收集整理旧作,筹划出版。

1929年秋,离上海,化名潘模和,任私立集美中学教员。

1930年3月,由厦门前往上海,出席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4月,偕妻邹秀女至河南开封第一中学任教,领导并帮助学生办刊物《火信》,旋遭当局搜捕,只身潜往北平;抵平后,即从事北平“左联”、“大中学教职员联盟”、“社会科学家联盟”等筹备工作;9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北平分盟成立,稍后在天津加盟“左联”。1931年春,任私立中国大学政治经济系讲师、私立翊教女子中学国文教员,并继续在北平从事北方“左联”、“教联”、“社联”等秘密工作;8月,第二次被捕,旋以查无证据,得以释出,改任北平西郊香山慈幼院教职。1932年初,任河北沧县第二中学高中国文教员,在学生中建立党、团组织及左联、反帝大同盟等中共外围组织,经常领导二中师生罢课示威,旋返回北平,任职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负责宣传工作,并再度应聘为私立中国大学政治经济系讲师;12月,与私立中国大学政治经济系主任哲民同时被捕,以真正身份并未暴露,得以释出,旋调往天津组织机关。1933年夏,奉命前往张家口参加民衆抗日同盟军,任职同盟军机关报《民衆日报》(后易名为《老百姓报》);10月,随民衆抗日同盟军北路前敌总指挥吉鸿昌部突围,潜返平北,后转唐山;11月,任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

1934年2月,与中国共産主义青年团组织部部长张开山在天津河北大旅社同时被捕,关押于中国国民党天津市党部特务队,后移押天津河北区黄纬路看守所,于审讯后被判五年徒刑;12月,在天津狱中絶食逝世。年32岁。

着有小説《心野杂记》、《晚上》、《乡心》;诗集《小诗》(一、二)、《游子》、《大撤却》、《离家》、《月光》、《祈祷》、《问美丽的姑娘》、《若迦夜歌》、《三月八晚途中》、《漠华集》等。

上一篇:潘慎明 下一篇:潘源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