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慤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北人民出版社《民国人物大辞典上》第1068页(1002字)
【生卒】:1896—1976
【介绍】:
原名乃坤,别号捧丹,笔名普天,广东中山人,1896年9月15日(清光绪二十二年八月初九)生。1905年,入广州南武中学附设两等小学,继升中学。加入中国同盟会。曾参加辛亥革命。1913年,“二次革命”时参与讨袁之役,失败后,于1914年1月,赴英国。1915年2月,考入格拉斯哥大学;同年夏,转入美国俄亥俄州奥柏林学院。1918年6月毕业。获文学士学位。后进芝加哥大学研究院。1920年回国,先后任广州私立岭南大学教授,并在公立广州高等师範学校讲授心理学和教育哲学;同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任韦为秘书兼南方革命政府外交部秘书;8月,与蔡元培等出席檀香山太平洋教育会议。1923年,在广州大本营任外交工作兼代理广东全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并仍在私立岭南大学兼课。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産党;7月,任广州国民政府外交部秘书兼国际司司长。1926年6月,派为广州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委员,并任外交部秘书。后又兼任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委员。1927年1月,又兼国立武昌中心大学教授;5月,由武汉去上海;同年,赴加拿大温哥华参加世界教育会议,并赴英国伦敦大学、利物浦大学、牛津大学讲学。1928年2月回上海;4月,任上海特别市教育局局长。1929年5月,辞教育局局长职;后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处处长,中央大学区普通教育处处长,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上海青年会中学校长。1930年,辞职后赴上海。先后兼任私立复旦大学、私立光华大学、私立大夏大学、国立暨南大学教授。1932年,任商务印书馆编审部主任,后任《译报》总经理和《上海周报》总编辑。1943年12月,赴苏北解放区,曾任江淮大学校长,苏皖边区政府副主席,华东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教育部副部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华侨大学副校长、代理校长等职,并兼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央扫盲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语文》杂志社社长等职。并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6年11月25日逝世。终年80岁。着有《略谈汉字简化工作》、《文字改革和汉字简化》、《关于汉字简化的几个原则性的问题》、《关于修改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的几个问题》、《和唐兰先生商谈文字改革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