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质汗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方剂大辞典第一册》第679页(564字)

【方源】:

《外台》卷二十九引《近效方》。

【组成】:

益母草(三月采,一名夏枯草)一重担

【用法】:

拣择,去诸杂草及干叶,以新水净洗,于箔上摊晒,令水尽,则用手捩断,可长五寸,勿用刀切;即置镬中,量水两石,令水高草三二寸,则纵火煎,候益母草糜烂,水三分减二,滤去草,取五六斗汁,泻入盆中,澄之半日,以绵滤取清汁,盆中滓淀并尽弃之。其清汁子小釜中慢火煎,取一斗如稀饧。每服取梨许大,暖酒和服之,一日二次。和羹粥吃并得。如远行不能将稀煎去,即更炼令稠硬,停作小丸服之。七日内则疼痛渐瘳,二七日平复。或有产妇恶露不尽及血运,一两服即愈。

【功用】:

疗风,益心力。

【主治】:

折伤内损,有瘀血,每天阴则疼痛。兼疗产妇产后诸疾。

【备考】:

《外台》注:《开宝本草》云:质汗主金疮伤折,瘀血内损,补筋,消恶血,下血,妇人产后诸血。并酒消服之,亦敷病处。出西蕃,如凝血。蕃人煎甘草、松泪、柽乳、地黄,并热血成之。今以益母成煎,故谓之土质汗也。

分享到: